美丽安徽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美丽安徽精美图片
》美丽安徽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美丽安徽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509412626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5-01
  • 页数:暂无页数
  • 价格:19.30
  • 纸张:铜版纸
  • 装帧:平装
  • 开本:暂无开本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美丽安徽》,近三十年来关于安徽最权威、最详实、最通俗的地理科普读物。拥山近海,襟江带淮,历来被视为中原的襟喉之地,这里就是被称为江淮大地的安徽。她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气候、植被兼具南方和北方特征。她是沿海与中西部内陆腹地的过渡带,具有承东启西的战略地位。在地理风貌与历史岁月的双重雕琢下,这片土地正焕发着一派盎然生机。《美丽安徽》,既为读者提供了安徽最基本的地理概况,又把安徽美丽的城市风光和人文古迹以及安徽独有的特色等一一体现。


书籍目录:

印象安徽

奇山秀水,风情江淮

襟江带淮,山水奇秀

皖地的流金岁月

源远流长的多元文化

淮河,南北气候分水岭

自然奇观

湖光山色分外娆

黄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天堂寨

吴楚东南第一关

巢湖

江北的鱼米之乡

天柱山

天柱一峰擎日月

八里河

淮河明珠八里河

齐云山

黄山白岳甲江南

万佛湖

安徽的千岛湖

太平湖

东方的日内瓦湖

琅琊山

皖东第一名胜

太极洞

中国东南第一洞

龙子湖

城市中的湖泊

八公山

中州咽喉,江南屏障

人文胜迹

追忆曾经的辉煌

九华山

地藏菩萨道场

花山谜窟

北纬30度上的第九大奇观

西递、宏村

安徽古村落的杰出代表

宣城

文房四宝之乡

蒙城、涡阳

与圣人老庄结缘

亳州

三国枭雄曹操故里

包公园

瞻仰一代人杰

安庆

八省通津之地

凤阳

明朝皇帝朱元璋故里

桐城

中国文都

合肥

中原之喉

马鞍山

精致小城

最炫民族风

别样的风景

黄梅戏

名传九州《天仙配》

泗州戏

安徽四大剧种之一

凤阳三花

凤阳花鼓、花鼓灯、花鼓戏

庐剧

皖中戏曲一绝

铜陵烧姜阁

生姜种子如何过冬

铜陵婚俗与庙会

奇特婚俗与顺安庙会

九华山习俗

荤年斋年与百子会

秋千抬阁

太极湖村的传统绝活

徽州文化

中国地域文化的奇葩

徽商

称雄明清商界三百年

徽菜

江南饮食中的奇葩

徽剧

徽商孕育的戏曲

徽州四雕

雕刻史上的奇迹

徽州茶道

中国茶文化精髓

徽派建筑

中国古建筑的杰出流派

新安理学

宋明理学的代表

新安画派

师法自然的流派

特色聚焦

久负盛名

珍稀动物

扬子鳄、白鳍豚

皖中草药

滁菊、亳菊、铜陵凤丹、宣城木瓜

皖中名酒

古井贡酒、口子酒

果香流溢

砀山酥梨、徽州雪梨、怀远石榴、水东蜜枣、三潭枇杷

水产诱惑

巢湖银鱼、长江鲥鱼、清水大蟹

风味佳品

符离集烧鸡、无为熏鸡、胡玉美蚕豆酱、当涂采石茶干

六安竹编

舒城舒席

传统手工艺品

挑花、彩陶、羽毛扇、铁字书法

美丽安徽地理名录


作者介绍:

  王越,北京地理学会秘书长、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科普委员会顾问、北京学研究所特约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学院地理系。先后任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六系副主任、高级工程师,北京地震局宣教中心主任、政策研究员。致力于人文地理、地震和北京文化研究。1977年10月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先进工作者奖。

  作品:主编《中国市县手册》。近著《奥运北京丛书?人文北京》《直面地震》《源远流长话胡同》《胡同与北京城》等。《人文北京》获“第四届北京市优秀科普作品*读物奖”。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九华山:地藏菩萨道场

  安徽南部斜列有三大山系,九华山便属其一。这座名山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境内,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东南越太平湖与黄山遥拜。因此它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中国佛教的四大名山,并且是“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的大愿地藏王菩萨道场,是一处国际性佛教道场。

  东南第一山

  九华山古时称作陵阳山、九子山,因有九峰突兀高耸而得名。唐代诗仙李白来此游玩,看到九峰如莲花绽放,于是在与友人唱和的《改九子山为九华山联句并序》中写道:“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此后,九子山便更名为九华山。

  九华山景区面积约为120平方千米。这片景区在方圆百里的范围内有99座山峰,以天台、天柱、十王、莲花、罗汉、独秀、芙蓉、五老、伏虎等九峰最为雄伟,其他海拔在千米以上的高峰也有30多座。主峰十王峰海拔1344.4米,峰形更是高峭凌空。当年,清朝乾隆皇帝观山之后,亲笔题写了一道金匾“东南第一山”。

  由于地质构造变迁,九华山主体均由花岗岩构成,其核心部位的花岗岩体又形成陡悬式中心峡谷区,外围山体则由硬度较花岗岩小的花岗闪长岩和沉积岩组成,容易被冲刷侵蚀。因此,整个九华山景区自然形成错落有致、大小悬殊的中山、低山和丘陵地带,许多奇峰怪石、盆地峡谷与溪涧流泉分布其间,进而形成了如今的九子泉声、五溪山色、莲峰云海、平冈积雪、天台晓日、舒潭印月、闵园竹海、凤凰古松等著名景点。

  多重景观竞秀

  特殊的地质与地貌令九华山景观众多,景致别样,除了山岳景观之外,这里的奇洞、怪石与溪泉、茂林也不乏亮点。此地最有名的洞穴是地藏洞,也叫转身洞,据说是地藏菩萨金乔觉最初的禅居之洞。其他还有堆云洞、老虎洞、狮子洞、华严洞、长生洞、飞龙洞、道僧洞等,均为古代僧人修行之用。

  岩石景观也不在少数,每处被开发的景点都形神兼备。比如在天台峰西侧有一处“大鹏听经石”,传说当年金地藏讲经时,有只大鹏受其感化而变身为石。在观音峰有景“观音石”,在十王峰有景“木鱼石”,在钵盂峰有景“石佛”,在莲花峰有景“罗汉晒肚皮”,在蜡烛峰有景“猴子拜观音”等。

  九华山的水景远近闻名,山林岩石间遍布泉、池、潭、瀑,有名的有那龙溪、缥溪、舒溪、曹溪、濂溪、澜溪、九子溪等。龙溪上有条五龙瀑,形如白练直坠清潭,如白龙入海,轰鸣阵阵。舒溪由上瀑、中瀑与下瀑相连而成,每条瀑布如卷雪浪般,飞坠而下,喷珠吐玉势不可当。

  景区还拥有大片原始森林,森林的覆盖率达到95%以上,是中国东南地区的植物荟萃之地。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的有金钱松、银杏、香果树、花榈木、鹅掌楸等,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树种的有天女花、明党参、短萼黄、青檀、猥实、黄山木兰等,被列为安徽省保护树种的有三尖杉、玉兰,其他名贵树种还有青钱柳、黄山松、果壳楠、枫香、檫木、紫树等。此外,这里还分布着杜鹃、四照花、圆锥绣球、秋牡丹、独蒜兰等100多种观赏花卉。

  金乔觉与佛教道场

  九华山景区有6300多尊佛像、90多座寺庙,其中9座被列为全国重点寺院,30座列为省级重点寺院,著名的寺庙有甘露寺、化城寺、祇园寺、旃檀林、百岁宫、上禅堂、慧居寺等,并藏有经文文物2000多件,素有“莲花佛国”与“地藏王菩萨道场”之称。据说,“地藏菩萨道场”一名与新罗国僧人“金地藏”有关。

  1000多年前,朝鲜半岛的新罗国有一位王族金乔觉。他24岁削发为僧,在唐朝时来到九华山,在一岩洞中开始修行。当时,九华山一带属于青阳县闵员外的私地,他向对方请求一袈裟大小的地方。闵员外不假思索一口应允下来,但金乔觉脱下袈裟轻轻一抛,登时竟遍覆九座山峰。闵员外大惊之后,心知遇见高僧,当即心甘情愿地将整座九华山拱手献出,并全力助其修建庙宇。金乔觉此后威名远扬,引得八方信徒前来礼拜,连隔海相望的新罗国僧众也渡海而来专心侍奉,闵员外与儿子也一同皈依。现在,九华山圣殿中立于地藏菩萨左右两侧的侍者像,即为闵氏父子像。 金乔觉圆寂后,其肉身在三年之后仍然“颜色如生,兜罗手软,罗节有声,如撼金锁”。众僧认定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尊称其为“金地藏”,并修建了一座石塔将其肉身供奉起来,九华山于是成为地藏菩萨的道场。

  历数九华山近百座寺庙,设有肉身宝殿的寺庙有神光岭、百岁宫与双溪寺三座。神光岭肉身殿即是安置金地藏肉身的地方,平时也称作“地藏塔”。从唐代至今,此地香火极盛,僧尼众多,自然坐化的僧人肉身多达15尊,现在公开观瞻的仅有5尊,其中还有一尊世界上唯一的比丘尼肉身,生前法号为仁义师太。

  因为这古刹名僧、佛庙道场,再加上石峰洞水与满山林木植被,九华山景区被列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同时也是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

  ……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在线阅读地址:美丽安徽在线阅读

在线听书地址:美丽安徽在线收听

在线购买地址:美丽安徽在线购买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美丽安徽●站在时代前沿解读安徽

  前所未有的高度,紧扣时代的脉搏,认识安徽襟江带淮的独特风貌,展现安徽在世界格局中的发展现状,突显安徽在中国大地上的特殊地位。

  美丽安徽●科学的专家视角,高端的科普知识

  中国科学院院士担纲顾问,地理专业专家组成编委会,展现全新地理学科研究成果,解读安徽的地理魅力和人文风情。

  美丽安徽●15万字精彩内容讲述安徽之美

  安徽的自然地理状况、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风民俗在这里呈现,优美的文字将它们之中蕴含的自然与历史之美娓娓道来。

  美丽安徽●300幅精美图片描绘安徽之美

  专业摄影师的杰作,独特的视角,深厚的情感关注,展示安徽迷人的美景和魅力,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民风民俗、文化积淀……在移步换影中呈现。


前言

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陆地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陆地国土面积最广大的国家之一。在这广袤的版图中,有巍峨的群山,雄壮的高原,辽阔的盆地,坦荡的平原,奔腾的江河,晶莹的湖泊,漫长的海岸线,星罗棋布的岛屿,同时还有宽广的近海海域和大陆架。

我国的国土北起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南至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南北相距5500千米,纵跨纬度49度多。西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恰县西边的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省抚远县境内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西相距5200千米,横跨经度62度,东西两端时差达4小时以上。当松花江上已是正午烈日当空的时候,帕米尔高原却刚刚迎来黎明的曙光;当北国已是千里冰封的隆冬时节,南海诸岛依然是郁郁葱葱的夏日。广阔的国土使生活在其上的中华民族,时刻能感受到大尺度的空间变化和变化中的万千景象。

我国的地貌格局错综复杂,西高东低的阶梯分布是其宏观大势和主要特征。有着“地球之巅”和“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以其巍峨的雄姿和莽莽的身躯横亘在祖国的西南部,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正是它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一级阶梯。自北而南横卧其上的山脉有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喀喇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全都坐落在青藏高原南缘的喜马拉雅山和西缘的喀喇昆仑山两大山脉之中。从青藏高原北缘和东缘起至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单元的镶嵌分布区,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正是这些高原和盆地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二级阶梯。此外,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雪峰山一线以东,分布着辽阔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以及广大的东南丘陵等,平均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些平原和丘陵构成了我国地貌的第三级阶梯。

广袤的国土,独特的地理位置,错综复杂的地质地貌条件,以及典型的季风气候等,造就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和异彩纷呈的自然景观。由南向北,因太阳辐射和温度的变化,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纬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依次呈现出雨林、季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及针叶林等的变化。自东南而西北,受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的影响,降水分布呈现出十分强烈的规律性,形成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等经度地理带,自然景观也依次呈现出森林、草原、半荒漠和荒漠等变化。此外,在高山和高原地区,因海拔高度和所处地理基带的不同,自然景观还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

阶梯式逐级下降的地势,还决定着我国主要河流由西而东的基本走向。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生动地描绘了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顺阶而下的奔腾气势。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也发源于“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在它穿越横断山脉奔流进入第二阶梯后,又切穿了巫山山脉,形成了世界著名的大峡谷长江三峡,尔后像一条驯服的巨龙,缓缓地流过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后才注入蔚蓝的东海。

雪峰皑皑,群山巍峨,高原雄壮,盆地辽阔,丘陵起伏,平原坦荡,戈壁浩瀚,沙漠连绵,森林寂静,草原葱郁,河川蜿蜒,峡谷幽深,湖泊晶莹,海域蔚蓝,景观殊异,美不胜收。大自然的恩赐,让中华民族拥有了如此多样的大好河山。

在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中,我国旧石器时代的远古祖先活跃在这个广阔的舞台之上。目前,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近20处,包括直立人阶段、早期智人阶段和晚期智人阶段的遗址。除青藏高原外,这些遗址几乎遍布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

随着新石器时代生产技术的进步,以秦岭—淮河为界,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河中下游至辽河上游的广大地区之间,“南稻北黍”的格局正在形成并渐趋定型,其他地区或处在向逐水草而居的粗放游牧经济过渡,或仍处在采集狩猎为主的渔猎经济,因而,保留下来的文化类型和文化遗址也更多。

随着中华民族的逐渐成型和5000年文明史的开创,我们祖先在中华大地之上挥洒着勤劳与智慧,真可谓“天人协和,穷极造化”。当时以炎黄部落联盟为核心的华夏族,最早在黄河中游的汾、渭等支流地区形成。此后,华夏族不断与周边地域其他民族进行长期的交流与融合,最终形成了由数十个民族构成且活动地域仍存在差异的多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也创造了博大精深、延续5000年之久、闪耀着璀璨光芒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并保存了不计其数、无与伦比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毫无疑问,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饱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作为世界大国和文明古国,中国拥有众多的从世界级到国家级再到省市级的地质公园、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等自然景区,而且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不计其数的和具有普遍价值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工具、器具、用品、用具、古建筑、古遗址、古墓葬、古代工程、古代城池到哲学、宗教、文学和艺术等,历历可见者为数众多,琳琅满目。截至2014年6月25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世界遗产达47项,仅次于意大利居世界第二,其中,自然遗产10项,文化遗产33项,自然与文化双遗产4项;而同期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则达38项,居世界第一。

山河壮丽、文化璀璨,当代中国的建设成则是“穷极造化”的现代表现,是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

“美丽中国”丛书,是中国地理学会组织数十名地理学家策划并编撰的一套科普性地理旅游类普及读物。该丛书旨在通过通俗而优美的语言、流畅而精致的笔触和绚烂而精美的图片,向读者展示出本已存在于中华大地上的名山秀水、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以及当代建设成就,增强我们做中国人的骨气,提升我们做中国人的底气。这是我们出版这一套丛书的基本出发点和全部工作的追求目标。

丛书共35册,其中,第1册是全国总册,其余34册是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分册。丛书内容包括区域印象、自然奇观、人文胜迹、民俗风情、著名市镇、现代建设成就、特色资源等。在丛书编撰过程中,我们力求践行三个原则,一是充分体现让读者了解自然与历史和敬畏自然与历史的理念;二是尽量使内容能体现人与自然相契合的天人合一精神;三是尽量采用图片诗意表达的意向表达模式,使读者在文字阅读和图片欣赏中所形成的诗意达到高度统一。

但愿“美丽中国”丛书能为读者打开一扇认识中国美并不断探索其真谛的大门。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5分

  • 人物塑造:8分

  • 主题深度:7分

  • 文字风格:9分

  • 语言运用:3分

  • 文笔流畅:7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7分

  • 知识广度:6分

  • 实用性:5分

  • 章节划分:6分

  • 结构布局:8分

  • 新颖与独特:7分

  • 情感共鸣:9分

  • 引人入胜:6分

  • 现实相关:9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4分

  • 文化贡献:4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5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 网站更新速度:4分

  • 使用便利性:8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4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3分

  • 稳定性:3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4分


下载点评

  • 购买多(593+)
  • 种类多(338+)
  • 中评多(393+)
  • 少量广告(605+)
  • 品质不错(78+)
  • 情节曲折(428+)
  • 藏书馆(315+)
  • 体验还行(67+)

下载评价

  • 网友 龚***湄:

    差评,居然要收费!!!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冯***卉:

    听说内置一千多万的书籍,不知道真假的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