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兵帅克历险记(名著名译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好兵帅克历险记(名著名译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精美图片
》好兵帅克历险记(名著名译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电子书籍版权问题 请点击这里查看《

好兵帅克历险记(名著名译丛书 人民文学出版社)书籍详细信息

  • ISBN:9787020115839
  • 作者:暂无作者
  • 出版社:暂无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8-09
  • 页数:740
  • 价格:58.00
  • 纸张:胶版纸
  • 装帧:精装
  • 开本:32开
  • 语言:未知
  • 丛书:暂无丛书
  • TAG:暂无
  • 豆瓣评分:暂无豆瓣评分
  • 豆瓣短评:点击查看
  • 豆瓣讨论:点击查看
  • 豆瓣目录:点击查看
  • 读书笔记:点击查看
  • 原文摘录:点击查看

内容简介:

《好兵帅克历险记》是哈谢克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传世讽刺杰作。*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以武力奴役捷克民族,迫使捷克人去充当战争的炮灰。出于劣势的捷克民族不得不采用令统治者无可奈何的绝妙办法进行抵抗。小说的主人公帅克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人物:他激励“效忠”统治者,总是一本正经地执行上级的命令,然而他又能每次都把事情搞砸,搅得鸡犬不宁。他越忠顺地执行命令,闹出的乱子就越大,暴露出统治者的命令本身就是虚伪荒唐、破绽百出。小说讲述了帅克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种种遭遇,以嬉笑怒骂的手法,揭露了奥匈帝国的残暴腐朽与昏庸无能。


书籍目录:

目录

 

 

作者序

卷在后方

章好兵帅克干预世界大战

第二章好兵帅克在警察局里

第三章帅克在法医面前

第四章帅克被赶出疯人院

第五章帅克在萨尔莫瓦街上的警察所里

第六章帅克冲出迷魂阵又回家了

第七章帅克从军

第八章帅克成了装病逃避兵役犯

第九章帅克在警备司令部拘留所里

第十章帅克当了团队随军神父的勤务兵

第十一章帅克陪随军神父去做战地弥撒

第十二章一场有关宗教的辩论

第十三章帅克去为别人举行终傅仪式

第十四章帅克当了卢卡什上尉的勤务兵

第十五章灾祸临头

 

卷《在后方》跋

第二卷在前线

章帅克在火车上的厄运

第二章帅克远征布杰约维策

第三章帅克在基拉利希达的奇遇

第四章苦难重重

第五章从利塔河畔摩斯特到索卡尔

第三卷光荣的败北

章在匈牙利大地上行进

第二章在布达佩斯

第三章从豪特万到加里西亚边境

第四章开步走

第四卷光荣败北续篇

章帅克在俄国俘虏队里

第二章刑前祝祷

第三章帅克重返先遣连


作者介绍:

雅·哈谢克 (1883—1923)

捷克作家。自幼家贫,少年丧父。成年后游历全国各地,广泛了解和体验社会生活。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被征入伍赴俄国作战。十月革命爆发时,在俄国参加革命,加入苏联红军和布尔什维克。1920年返回捷克,1923年因病逝世。

译 者

星灿(1937—),原名刘星灿,湖南湘乡人。1954年赴捷克斯洛伐克学习语言文学,1960年回国。先后在中国驻捷克斯洛伐克大使馆、北京外国语学院、人民文学出版社工作。主要译作有《好兵帅克历险记》、《捷克斯洛伐克文学简史》、诗集《紫罗兰》及赫拉巴尔的作品。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原文赏析:

只有唯美主义者才是同性恋者;所以才有唯美主义一说。


星灿译本:几年前,当帅克被军医审查委员会最终宣布为白痴时,他退了伍,从此以贩狗为生,替七丑八怪的杂种狗伪造纯正血统证书。除了这档子活计外,他还患着风湿症,这时正在用樟脑油揉膝盖。

萧乾译本:很多年以前,军医审查委员会宣布他害了神经不健全的慢性病,他就退伍了,从那以后靠贩狗过活——替奇丑无比的杂种狗伪造纯正血统证书。除了干这营生,他还患有风湿症。这时,他正在用药搓着他的膝盖。


巴里维茨是个有名的粗人,他每说一句话都得带上个屁”呀“屎”呀一类的脏话;可是他满肚子墨水,见了谁都要劝人家读一读雨果描述拿破仑的书里的最末一章也就是老近卫军在滑铁卢战役中给英国人的最后答复那段。


经过这儿的部队就在附近扎营。到处都可看到奥地利、日耳曼、俄罗斯各民族的土兵拉的屎堆。各个民族、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士兵的便一堆挨着一堆,甚至重叠在一起,彼此并不闹什么纠纷。


诚然,当局的警觉性被另外一些重要的事件吸引去了,然而当局应当采取适当的办法将此案与对全局的关注紧密结合起来,以期近日在基拉利希达发生的事件不致重演。本报昨日登载的那篇文章被删去十五处之多,所以我们不得不向读者宣布,由于技术原因,即使在今天,我们也未能过多地对基拉利希达事件详加评论。本报特派记者从现场向我们证实:当局对全部事件表示了真正的关切,并迅速进行了调查。


好兵帅克就这样和老工兵沃吉契卡分手了。

“Wenn die Leute auseinander gehen, da sagen sie auf Wiedersehen.”①

①德语:朋友们在分手的时节,总是满怀希望地悄声细语说一声“再见”。


其它内容:

书摘插图

萨拉热窝的暗杀事件使得警察局里挤满了替罪羊。他们一个个被带了进来,传讯室的老警官用和善的口吻说:

“这个斐迪南可实在让你们不上算啊!”

当帅克被关进二楼一间牢房时,在那儿见到了六个伙伴。五个围桌而坐,另外一个中年人独自坐在屋角里的一张草垫上,像是故意避开大家似的。帅克开始一个一个地打听起他们被捕的缘由来。

从五个围桌而坐的人那儿得到的回答几乎一模一样:

“为了萨拉热窝那档子事”“为了斐迪南那回事”“为了大公被刺的事”“因为斐迪南事件”“因为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

第六位,那个避开大家的人回答说,他不愿同他们搅合在一块儿,免得惹起嫌疑;说他被关进来,只是由于企图对霍利茨的老板行凶抢劫罢了。

于是帅克便同桌边那伙谋叛犯坐到一起了。他们各自把被捕的经过相互唠叨了十来遍。

除了一个人以外,其余的人都是在饭铺、酒店或咖啡馆被捕的。这位例外的先生长得十分肥胖,戴副眼镜,泪水满眶,他是在自己家里被捕的,因为在萨拉热窝暗杀事件发生前两天,他在“布莱依什卡”酒店请两名塞尔维亚工科大学生喝过酒,随后又被密探布里克斯瞅见他们一起在链条街的“蒙玛特”酒家喝醉过,他自己在报告上签字供认:这一次的酒钱也是他付的。

他对警察所预审的所有问题都千篇一律地哭诉着说:

“我是开纸张文具店的!”

他所得到的回答也同样千篇一律:

“这也没法为你开脱。”

那位在酒店里被抓起来的小个子先生,是位史学教授,他在酒店里给人讲述各种暗杀的历史事件。逮捕他时,他正在用一句话给每桩暗杀案的心理分析做结论:“暗杀的心理活动就像‘哥伦布竖立鸡蛋’传说哥伦布曾与人打赌说鸡蛋可以竖立,对方不信,他便将鸡蛋敲破,竖立起来,轻而易举地赢了对方。一样的简单。”

“同样简单的是:庞克拉茨监狱在等着你。”一个密探听了他的演讲,对他的高论作了这么一句补充。

第三名谋叛犯是霍特科维奇基地区的慈善会会长。在发生暗杀事件的那天,他的慈善会凑巧在花园里举办了一个隆重的音乐演奏会。这时,宪兵队长来了,说是奥地利有丧事,要求取缔音乐会。会长先生却好心肠地说:

“请稍等一会儿吧!让他们把《嗨!斯拉夫弟兄们》此歌为斯洛伐克人萨莫·托马希克所作(1834),在各斯拉夫民族中流传甚广,曾被认作全斯拉夫民族的颂歌。这支曲子演奏完。”

而今,他垂头丧气地坐在这儿埋怨道:“八月份我们要选举新的理事会。到时候我要是回不去就可能落选。我已经连任十届会长了,丢这么大的丑,我可受不了啊!”

被死者斐迪南奇特地捉弄的第四名被捕者,是一位老成持重的厚道人。关于斐迪南的事,他曾整整两天守口如瓶,避而不谈,可是晚上在咖啡馆玩扑克牌的时候,他用一张王牌红桃“7”干掉了梅花王,嘴里还嘟噜了一句:“用红桃‘7’干掉你,和在萨拉热窝一样。”

招认“因为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刺”而被抓到这儿来的第五位大人,至今还怒发冲冠,怨气满腹。他那发须竖立的脑袋,就像牲口栏里的扎毛狗。

此人在他被捕的那个饭铺里,一句话也没说过,甚至连登载有关斐迪南事件的报纸也没有读过。他一个人坐在桌子边,后来也不知来了个什么人在他对面坐下,飞快地问道:

“您读了报吗?”

“没读。”

“您知道这件事吗?”

“不知道。”

“您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不知道。也不关心是怎么回事。”

“可您应该感兴趣啊!”

“我不明白,有啥好使我感兴趣的。我只管抽雪茄,喝上几杯,吃我的晚饭。我不读报。报上净说谎,我一看就生气。”

“连萨拉热窝暗杀案您也不感兴趣?”

“我对什么暗杀案都没兴趣。管它发生在布拉格还是在维也纳,在萨拉热窝还是在伦敦。管这些事,只会招惹衙门、法院和警察。要是某地某时有某人被刺,活该!谁叫他那个傻瓜不当心,让人家给宰了的!”

这就是他在这场对话中说的后几句话。从此,他每隔五分钟就拉开嗓门嚷一遍:

“我没罪,我没罪!”

他进警察局的大门时嚷的是这句话,到布拉格刑事法庭时喊的也是这句话,跨进牢房还是带着这么一句话。

帅克听完所有这些人的可怕的谋叛案情之后,认为该是指明他们的处境毫无希望的时候了。

“我们的情况都糟透了,”这就是他开篇的安慰之词。“表面上看,你们,我们大伙儿好像都不会有什么事,这可不见得。要不是为了惩办我们这些多嘴饶舌的人,干吗要警察局?连大公都遭了暗杀,在这种非常时刻,把你我揪到警察局来,是没啥好大惊小怪的。这一切,也是为了让斐迪南的丧事办得热闹些、有气派些嘛。依我看,被抓到这儿来的人越多越好,这样咱们就会过得更开心些。想当初,在我服役的那时节,有时咱们连队的半数人都被关了起来。不光是军队里,在法院里也是,不知有多少无罪的遭到判决。记得有一次,一个妇女被控告杀害了刚出世的双胞胎。尽管她赌咒发誓,说她扼死的绝不可能是一对双生子,因为她只生了一个小女孩,还说那孩子没什么痛苦就被她掐死了,可还是判她为双重谋杀罪。还有一个住在萨别赫利采的吉卜赛人,他没犯罪,硬说他夜间闯进杂货铺,抢走了圣诞节敬献上帝的美味佳肴,他对天发誓说只是进去暖和了一下身子,可也无济于事。只要落到法院的判官手里,你就倒了大霉。不过倒霉事总得有。尽管这些人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都是无赖。可是今天,尤其是在斐迪南被刺杀的这么个严重关头,你又有什么法子去分清好人和坏蛋呢?想当初,我在布杰约维策服役的那时节,有人在靶场后面的森林里,把大尉的狗给打死了。大尉知道这事后,马上叫全体紧急集合,让我们排队报数:‘逢十者站出来。’我当然也是逢十的一个啰。我们排好队,笔挺挺地站着,连眼睛都不眨一下。大尉在我们面前踱来踱去,嚷道:‘你们这帮无赖、贱货、歹徒、畜生!为了这条狗,我恨不得把你们全都关禁闭,剁成肉酱,毙了你们!要不,把你们揍个鼻青脸肿。你们该放明白点,我是不会饶恕你们的!哼,每人关十四天禁闭。’你瞧,那会儿还只是为了一条小狗,今天可是为了一位大公啊。当然得张罗得吓人一点,把丧事办得体体面面。”

“我没罪,我没罪!”那个蓬头竖发的人又嚷了一遍。

“耶稣也是没有罪的,”帅克说,“还不一样钉在十字架上了。自古以来啥地方都一样,管你有罪没罪,就像军队里常对我们说的:‘住嘴!当你的差!’原文为德语。这才算是尽善尽美哩!”

帅克往草垫上一躺,心平气和地睡着了。

这时,又带进来两个新犯人。其中一个是波斯尼亚人,他在牢房里来回跺脚,牙齿咬得咯咯响,每句话都带上一个“他妈的”原文为南部斯拉夫语。。他担心的是自己被关在警察局会丢掉他的流动售货篓。

第二名新犯人是巴里维茨掌柜,他一见到老相识帅克,就把他叫醒,满腹忧愁地对他说:

“我也到这儿来了!”

帅克和他亲切地握了握手说:“非常欢迎。我早就料到,既然那位先生对你说过他要去接你,那他的话就一定会算数的。这么守信用可真不赖啊!”

巴里维茨先生却说这种守信用顶个屁。随后他又悄悄向帅克打听这里的犯人是不是小偷,因为和小偷在一起是有损他这个买卖人的名誉的。

帅克向他解释说,除了那个企图行凶抢劫霍利茨老板的人以外,其余的人和他一样,都是为了大公的事坐牢的。

巴里维茨感到受了委屈,连忙说,他可不是为了一个什么饭桶大公,而是为了皇上的事才被带到这儿来的。因为其余的人都开始对他讲的这一点感到兴趣,于是他便给他们讲述了苍蝇在皇帝画像上拉屎的经过。

“这些该死的东西把皇上的像给弄脏了,”他结束自己不幸遭遇的故事时说,“结果把我关进了监狱。我决饶不了这些苍蝇!”他用威胁的口吻补上一句。

帅克又倒下去睡了。可是没睡多久,就有人来提他去过堂。

于是,帅克沿着楼梯走到第三科去受审。他正背着他的十字架向各各地耶稣被杀害的地方,在今耶路撒冷城北。走去,压根儿就没考虑自己是去殉道。

当他见到“走廊上禁止吐痰”的字条时,便请求警察允许他到痰盂那儿去吐痰,随后胸怀坦荡、满面春风地跨进传讯室,问候道:

“诸位先生晚安!祝大人们万事如意!”

没人答理他。有人朝他的背脊骨上捶了一下,把他推到一张桌子前。桌子对面坐着一位冷冰冰的官老爷,一脸凶神恶煞相,简直就像刚从伦布罗索伦布罗索(1836—1909),意大利精神病学教授,曾从事罪犯类型问题的研究,但他的著作中并无称作《论罪犯类型》的作品。那本《论罪犯类型》的书中跳出来的。

他恶狠狠地盯了帅克一眼,说:

“别装出那副傻相!”


前言

前言

 

 

二十世纪初期,从自由竞争走上垄断道路的西方资本主义各国,相继出现了频繁的经济危机。帝国主义为了摆脱厄运,转嫁困难,终于以斐迪南大公被刺为导火线,于一九一四年发动了一场重新划分势力范围的世界大战。

捷克著名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正是以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了这部传世讽刺杰作《好兵帅克历险记》(以下简称《好兵帅克》)。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及他周围各类人物的活动,以谑而不虐,寓庄于谐,含怒骂于嬉笑之中的绝妙手法,将残暴腐朽的奥匈帝国及其一切丑类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好兵帅克》一问世(1921—1923),便在国内外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半个多世纪以来,小说的主人公帅克不仅在他的祖国成了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人人喜爱的人物;在国外,《好兵帅克》已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流传于世界各国。斯诺拿它与鲁迅的《狂人日记》相比较。法国小说家布洛克说:“《好兵帅克》是当今伟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假如捷克斯洛伐克只产生了哈谢克这么一位作家,她对人类就作了不朽的贡献。”见《帅克征服了世界》第98页(1983年,赫拉台茨·克拉洛维出版社)。

一八八三年四月三十日,哈谢克诞生在布拉格一位中学教员的家庭。刚满十三岁就死了父亲,跟随寡母过着清寒的日子,小小的年纪便不得不辍学到一家杂货铺当学徒。后来虽然结业于商业学校,在银行里谋到一个小职员的位子,可不到几个月就被解雇了,从此终其一生,再也未能找到一个稳定的职业,仅仅靠微薄的稿费收入勉强糊口。

贫困的生活和烦人的小市民环境使哈谢克喘不过气来,他怀着渴望自由与探险求知的欲望冲出了这个使他窒息的环境,投身于大自然中。他身无分文徒步而行,用他自己的话说,实际上是“沿途乞讨”,一次又一次漫游祖国大地,甚至中欧各国。这样的流浪虽然招致警察的干涉、拘留,却使他了解到广大城乡劳动人民的生活疾苦,为他一生的创作提供了取用不竭的智慧和营养。旅途中所见社会不平,国家日益恶化的经济状况,使这个敏感而善于观察思考的青年人痛恨欺压捷克民族的奥匈帝国皇族、日耳曼官吏以及他称之为“投敌分子”的捷克人中的假洋鬼子。当他还只有十四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布拉格举行的暴动。据他自己后来在《捷克人》杂志上发表的回忆录中说:他扯下了戒严令和象征着奥地利权力的鹰头徽章,砸烂了皇家办公楼的窗户,并参加了烧毁一个德国人家的墙栅的行动。他因为闹事、和警官发生冲突、参加无政府主义者组织的游行示威而多次被抓进警察局监狱。哈谢克根本不在乎,还恶作剧地去找他们逗趣:或假装跳河自杀而被巡警送进疯人院;或冒称来自基辅的莫斯科人,让警察误将他当作间谍而虚惊一场。

除了流浪、闹事、和警察老爷们过不去之外,他还经常去布拉格的小酒家、小饭馆,扎到大城市的底层人民之中,并以他特有的出色口才和乐观幽默的天性给他们讲述各种趣闻轶事,无情地嘲笑奥匈帝国的官僚机构、资产阶级政客和社会上一切丑恶现象,逗得大家捧腹大笑。一九一一年帝国大选时,哈谢克干脆组织了一个名称奇特的所谓“在合法范围内的温和进步党”,他自任主席,作为议员竞选人,打着效忠的旗号到各种大小会上发表演说,公开嘲笑这个腐败的社会制度和政客们。帝国老爷们对哈谢克的这一切“越轨行为”十分恼火,对他战斗的文学创作活动则更是切齿痛恨。

哈谢克从十八岁起就开始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短篇小说和游记小品,在他十五年的文学生涯中,写了一千二百余篇短篇小说与游记,对帝国社会各类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笞。一九一一年,在哈谢克的小说里次出现了好兵帅克的形象。有一次,他以“在合法范围内的温和进步党”主席的身份在一家饭馆的集会上发表演说,带着一副忠顺公民的表情,辛辣地嘲笑了奥匈帝国腐朽王朝,由此而产生了要用同一手法来嘲笑帝国军队的念头。几天之后,以帅克为主人公的短篇小说便在拉达主办的《漫画》杂志上发表了。

一九一五年,哈谢克应征入伍,编在第九十一兵团,即本书描写的主人公帅克所在的那个兵团。三营营长扎格纳、十一连连长卢卡什、军需上士万尼克等人物后来都在《好兵帅克》中出现了。同年六月,哈谢克和卢卡什的勤务兵一起失踪,“自愿被俘”,逃到俄国人那边去了。在俄国的第二年(1916),他便在基辅创作了《好兵帅克在俘虏营》,用小册子的形式在士兵中发行。

当时的俄军在俘虏中间组织了一支捷克兵团与奥匈帝国作战,哈谢克也报名参加了。后来,这个兵团变质,成了反革命的白卫军盟友——即臭名远扬的捷克斯洛伐克师团,并开往马拉河去反对布尔什维克,此时哈谢克便毅然逃走,于一九一八年二月加入了红军,随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他积极参加宣传工作,动员在俄国的捷克士兵支持十月革命。后来他又成为著名的红军第五军的干部,任政治部国际组组长。在伊尔库茨克时,曾担任过德文杂志《狂飙》、匈文杂志《进攻》和蒙古文杂志《曙光》的领导工作。在那里他曾结识一位参加十月革命的中国将军,跟他学会了八十个中国字。

一九二○年,哈谢克应访苏的捷克社会民主党的请求,回国开展革命工作,但却被当时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诬蔑为“奸细”。正是在这艰难的时刻,哈谢克于一九二一年开始写作他的讽刺巨著《好兵帅克》,将他的全部生活经验、对人民的热爱和对非正义战争、对一切暴君与丑类的仇恨倾注其中。这时他的健康状况已明显恶化,由朋友接济,搬到利普尼采镇定居下来。在几位朋友的协助下,小说开始以小册子的形式陆续出版,由哈谢克和他的朋友亲自沿街叫卖。《好兵帅克》一问世,就像刨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大小官吏和奴才的祖坟。《好兵帅克》才出了卷,市侩文人们,尤其是那些靠战争发财的人吓破了胆,纷纷攻击《好兵帅克》为毒害青年的下流文学,连农村的黄色报纸也一个劲儿地骂《好兵帅克》。哈谢克奋起迎战,在《好兵帅克》卷后面,专门写了一篇跋,痛斥了这帮资产阶级老爷太太们的伪善嘴脸。

哈谢克接着写他的《好兵帅克》第二卷至第四卷。不幸,他的健康状况继续恶化,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以致不能伏案写作,只得口授,由友人代书。在他刚满四十岁的那一年,终于因心脏麻痹和肺炎,过早地含愤离开了人世(1923年1月3日),未能完篇。

一九八二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哈谢克为“世界文化名人”。

欧洲近代后一个王朝——奥匈帝国,为了争夺霸权,便以武力奴役弱小的捷克民族,并强迫捷克人去充当次世界大战的炮灰。处于劣势的捷克民族不得不采取种种使帝国统治者们无可奈何的绝妙办法,对其进行顽强的抵抗。哈谢克小说中的主人公帅克就是这个民族反对奥匈帝国及其热衷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的代表。通过帅克这个极富机智的普通士兵在次世界大战期间从应征入伍到后被俘的经历,以笑骂的笔锋对这个暴虐腐朽的帝国加以无情的暴露与控诉,就是《好兵帅克》这部讽刺巨著的基本内容。

帅克其实是个很不出众、很不显眼的小人物。大战前,他是个靠贩狗为生的普通老百姓;入伍后,是奥匈帝国军队中的一名普通士兵。乍一看,对于奥皇、帝国军队及其各级长官,帅克几乎忠顺得无以复加。正当捷克壮丁为了摆脱不义战争和充当炮灰的命运,或有意装病、或自毁致残、或逃往外国时,帅克却在风湿症疼得走不了路的情况下,也要坐着轮椅去从军;正当他的同胞对残酷统治他们的奥匈帝国切齿痛恨时,他却公开宣称为效忠皇上,就是“粉身碎骨也心甘情愿”。他究竟是怎么“效忠”的呢?用他自己的话说:“每次都是好心办成坏事”,帮倒忙。他越是忠顺地执行上司的命令,闹出的乱子就越大,他的上级长官就越给他弄得狼狈不堪,丑态百出,无可奈何。你说他傻吧,他既不受气,也不吃亏,更不低人一等。在帅克的眼里,什么皇上、将军、大公,统统不在话下。人家提起斐迪南大公,他却联想起捡狗屎的小人物;人家告诉他大公被暗杀了,他却琢磨着胖的瘦的哪个好打,买支勃朗宁可以连胖的带瘦的一下干掉二十个。他发起那股效忠皇上的傻劲来,连那些身佩黑黄绶带的警官也自愧弗如地低下头来无言以对;只要帅克打开话匣子来上一句“想当初……”,就会滔滔不绝、无所不知地举出一大串充满人民智慧的传闻轶事。凭着他那张明月般的笑脸,那双天真无邪的蓝眼睛,那副镇定自如的神态,那一套套头头是道的辩解词,总能在极其艰难甚至险遭处死的逆境中逃出恶魔的手心,化险为夷,同时,让那些残暴愚蠢的奥匈帝国的官僚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落得个喝粪水、挨臭骂、给自己养的狗群撕碎吃掉的种种可耻下场。他是傻子?那也只是一个“官定的”傻子而已,他周围的亲朋好友、难兄难弟、广大的人民群众从来不这么看。他们对帅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心领神会,常常发出会心的、赞赏的笑声。他们看出帅克是个“聪明的傻子,天才的傻子”。的确,帅克就是自白山战役(1620)以来,受外族统治达三百年之久的捷克人民,在同异族压迫者进行韧性斗争的一种特殊典型,是捷克人民数百年来孕育而成长起来的一个憨厚老实、聪明机智而又幽默诙谐的典型人物。通过他,人们感觉到捷克人民对反动的奥匈帝国的仇恨与蔑视;通过他,人们看到,这个古老帝国的大厦已经腐朽不堪,它的不肖子孙——将军、官僚、神父等,像蛀虫一样,已快将它从里往外蛀蚀一空;通过他,更表现出人们对这个帝国所狂热进行的大屠杀即非正义战争的反抗。《好兵帅克》还充满对不幸的、弱小的捷克民族的爱,表现了捷克民族在奥匈帝国这个民族牢笼中的尊严。诚然,帅克不是什么叱咤风云的英雄,但他的确在斗争,在破坏反动政权,在反抗邪恶、不义和民族压迫。可以说,他在哪里出现,哪里的帝国军队就被他搅得鸡犬不宁,不得安生。所以,捷克人民喜爱他,敌人讨厌他,受了他的愚弄,却又无可奈何。正如伏契克一语所道破的:“帅克掌握了让派遣他打仗的人输掉的艺术。他采用的方法不是规避和怠工,而是一本正经地执行他们的命令。”奥匈反动派的命令本身就是虚伪荒唐、破绽百出的,因此,愈是忠实执行,就愈能显出其反动性。帅克的形象集中了捷克人民的智慧和幽默感,以这种特殊的形式,在帝国主义军队中替人民群众“捣乱”、出气、立功,把腐朽的军队,连同支撑这支军队进行不义之战的奥匈帝国的一切残暴丑恶,揭露得淋漓尽致。

著名的捷克反法西斯英雄伏契克说:“帅克是个国际典型,是所有帝国主义军队的士兵典型。难怪哈谢克的书这么快就在各处扎了根,难怪在哈谢克的名字根本不为人们所熟悉的那些地方也出现了许多‘帅克’。”直到今天,这本书仍是世界各国人民反对黑暗、反对专制、反对一切非正义战争的锐利武器,帅克仍是伴随他们斗争的好伙伴。

 

译者

1992年9月于北京

 

 

 


书籍介绍

《好兵帅克历险记》是哈谢克的代表作,也是一部传世讽刺杰作。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奥匈帝国以武力奴役捷克民族,迫使捷克人去充当战争的炮灰。出于劣势的捷克民族不得不采用令统治者无可奈何的绝妙办法进行抵抗。小说的主人公帅克就是这样一位典型人物:他激励“效忠”统治者,总是一本正经地执行上级的命令,然而他又能每次都把事情搞砸,搅得鸡犬不宁。他越忠顺地执行命令,闹出的乱子就越大,暴露出统治者的命令本身就是虚伪荒唐、破绽百出。小说讲述了帅克从应征入伍到开赴前线的种种遭遇,以嬉笑怒骂的手法,揭露了奥匈帝国的残暴腐朽与昏庸无能。


书籍真实打分

  • 故事情节:9分

  • 人物塑造:5分

  • 主题深度:9分

  • 文字风格:7分

  • 语言运用:5分

  • 文笔流畅:4分

  • 思想传递:3分

  • 知识深度:3分

  • 知识广度:7分

  • 实用性:7分

  • 章节划分:8分

  • 结构布局:9分

  • 新颖与独特:8分

  • 情感共鸣:8分

  • 引人入胜:8分

  • 现实相关:5分

  • 沉浸感:6分

  • 事实准确性:6分

  • 文化贡献:6分


网站评分

  • 书籍多样性:6分

  • 书籍信息完全性:6分

  • 网站更新速度:5分

  • 使用便利性:6分

  • 书籍清晰度:7分

  • 书籍格式兼容性:8分

  • 是否包含广告:7分

  • 加载速度:6分

  • 安全性:5分

  • 稳定性:6分

  • 搜索功能:9分

  • 下载便捷性:6分


下载点评

  • 中评多(401+)
  • 可以购买(272+)
  • 实惠(408+)
  • 已买(501+)
  • 五星好评(342+)
  • 内容完整(506+)
  • epub(664+)
  • 服务好(191+)
  • 赞(253+)
  • 藏书馆(652+)

下载评价

  • 网友 国***舒:

    中评,付点钱这里能找到就找到了,找不到别的地方也不一定能找到

  • 网友 谭***然:

    如果不要钱就好了

  • 网友 温***欣:

    可以可以可以

  • 网友 詹***萍:

    好评的,这是自己一直选择的下载书的网站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车***波:

    很好,下载出来的内容没有乱码。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印***文:

    我很喜欢这种风格样式。

  • 网友 濮***彤:

    好棒啊!图书很全

  • 网友 邱***洋:

    不错,支持的格式很多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