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 kindle格式电子书
内容简介:
心理学导论(也称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入门)是美国高等院校选修人数zui多的课程之一,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学导论》(Exploring
Psychology)由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撰写,他在所著Psychology的基础上,对篇幅进行了适当的缩减,使其不仅针对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和普通读者的需要。
《心理学导论》自出版以来,一直位列美国心理学教科书畅销榜前列,是美国高等院校中使用范围zui广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心理学导论》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分支领域,由于原书体量较大,为便于读者携带和课堂使用,拆分为上下两册,本书为上册,涵盖了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主要内容。
《心理学导论》由国内资深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领衔18位心理学教授联袂翻译,出版后被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列为推荐用书,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清华大学等国内多所著名高校将本书列为普通心理学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
书籍目录:
心理学的故事:编年简史 v
推荐序 ix
译者序 xi
前言 xviii
第1 章 运用心理科学进行批判性思考 1
第2 章 行为的生物学 37
第3 章 意识与心理的双通道 81
第4 章 毕生发展 123
第5 章 性别与性 175
第6 章 感觉与知觉 205
第7 章 学习 255
第8 章 记忆 293
第9 章 思维、语言与智力 331
附录:完整章节复习 382
专业术语表 398
编辑后记 409
作者介绍:
戴维•迈尔斯,自从获得美国爱荷华大学的心理学博士学位之后,戴维•迈尔斯就在密歇根州的霍普学院工作并教授心理学导论课程。霍普学院的学生邀请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并评选他为“杰出教授”。
迈尔斯撰写了多部畅销世界的心理学教科书,包括《心理学》《心理学导论》《社会心理学》等。其中《心理学》(Psychology)是当今畅销的普通心理学教材,全球有数千万学生在用它来学习心理学。《心理学导论》(Exploring Psychology)在《心理学》一书的基础上适当缩减了篇幅,使其不仅针对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和普通读者的需要。
迈尔斯在30多种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多篇论文,包括《科学》《美国科学家》《心理科学》和《美国心理学家》等等。迈尔斯还致力于把心理科学介绍给普通大众。他在40 多种杂志上发表过科普类文章,如《今日教育》《科学美国人》等。由于迈尔斯在研究和写作领域的突出贡献,他曾获得众多奖项,包括美国心理学协会(APA)的“高尔顿•奥尔波特奖”、美国脑与行为联合会2010年颁发的“杰出科学家奖”、美国人格与社会心理学分会的“杰出服务奖”以及三个荣誉博士学位。
他常年骑自行车上下班,每天中午都会去打篮球,他还是霍普学院校篮球队的粉丝。迈尔斯夫妇共同育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他还有一个孙女。
译者简介:
黄希庭,现任西南大学资深教授,心理学博士生导师,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校学术委员会顾问,西南大学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学术带头人,重庆市高等学校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心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心理学报》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编委,北京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
曾任西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系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第七届和第八届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届心理学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第六届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组召集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成员和国家*人文社会科学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高等师范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指导委员会成员,*长江学者评审专家组成员教育学科组召集人,重庆市政协常委,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校学位委员会副主席,重庆市心理学会理事长。
已出版教材、专著、译著5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含合作、合译)。四本教材获*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二等奖,两项科研成果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二等奖。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获首届教学名师奖(2003),“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2012),被中国科协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0),被中国心理学会授予“终身成就奖”(2011)。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以下摘自《心理学导论: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的第9章“思维、语言与智力”
形成正确和错误的决策与判断
9-3 :什么是直觉?启发法、过度自信、信念保持以及框架对我们的决策和判断有何影响?
我们每天都要做出数百个判断和决策(不嫌麻烦带上雨伞值得吗?我能相信这个人吗?我是该投篮呢,还是把球传给那个手热的队员?)这些时候,我们很少耗时费力地进行系统的推理,而仅仅是跟随自己的直觉(intuition),即我们快速、自动、无理性的感觉及想法。在对一些政界、商界和教育界的决策者进行采访后,社会心理学家欧文•贾尼斯(Janis,1986)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们“常常并不使用反思性的问题解决方式。那么,通常情况下他们是怎样做出决策的呢?如果要追问,他们可能会这样告诉你……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凭感觉”。
易得性启发法
那些被认为是心理捷径的启发法,的确可以让我们做出快速判断。由于心理的自动信息加工,直觉判断往往会在瞬间产生,并且通常是有效的。但认知心理学家特韦尔斯基和卡尼曼(Tversky & Kahneman,1974)的研究显示了这些通常有帮助的捷径是怎样使哪怕聪明的人做出愚蠢决策的。3 当我们依据心理上的易得性来估计事件的可能性时,易得性启发法(availability heuristic)就会起作用了。赌场用铃声和灯光——使其生动难忘——来表示赌博者小小的胜局,以引诱他们继续赌博;与此同时,却悄然无声地隐藏着他们巨大的输局。
易得性启发法也会歪曲我们对他人的判断。任何使得信息“突然出现”在脑海中的东西——它的生动性、新近性或独特性——都会让它显得司空见惯。如果来自某个族裔的人实施恐怖主义行动,就像2001 年的“9•11”事件,我们对这一重大事件的记忆很容易获得,这可能会塑造我们对整个群体的印象。即使是在那令人恐惧的一年里,恐怖主义活动造成的死亡人数也相对较少。然而,当现实中在统计学上具有更大危险的事件(图9.4)与一个生动的事件相较量时,令人难忘的事件获胜:富于情绪色彩的恐怖主义画面加重了我们的恐惧(Sunstein,2007)。
我们常常会害怕错误的事情。我们害怕坐飞机,因为我们头脑中放映着关于空难的老电影。我们害怕让子女走路上学,因为我们看到头脑中儿童被诱拐和虐待的景象。我们害怕在海水中游泳,因为我们担心自己成为电影《大白鲨》中的受害者。甚至路过的人咳嗽打喷嚏都会提高我们对各种健康风险的知觉(Lee et al., 2010)。由于这些影像画面随处可见,我们会害怕极其罕见的事件。戏剧般的后果让我们倒吸一口气,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则难以把握。(参见批判性思考:恐惧因素。)
同时,由于全球气候变化(一些科学家称之为“世界末日的慢镜头”)缺乏相对易得的图像,所以大多数人对此漠不关心(Pew, 2007)。近期当地天气寒冷的一天,其生动性就降低了人们对长期的全球变暖的关注,淹没了不容易记忆的科学数据(Li et al., 2011)。
到2012 年,约有40 个国家尝试利用生动、易记的图像的积极力量,在香烟包装上印制醒目的警示和形象的照片(Wilson, 2011)。在其他方式均以失败告终后,这项运动可能奏效。正如心理学家保罗•斯洛维奇(Slovic, 2007)所指出的,我们在推理时感情用事,忽略事情发生的概率。我们重感觉而轻思考。在一项实验中,当把一个饥饿的7 岁女孩的照片单独呈现,而不是与有关数以百万计的非洲饥饿儿童的统计数字放在一起时,获得的捐赠物更多(Small et al., 2007)。据说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如果我看到有那么多人,我根本不会采取行动。如果我看着这个人,我会施以援手。”斯洛维奇(Slovic, 2010)指出:“死的人越多,我们越不在乎。”
过度自信
有时我们的判断和决策出现偏差仅仅是由于我们太过自信。在各行各业中,都会有人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表现(Metcalfe, 1998)。当回答诸如“absinthe(苦艾酒,一种甘苦味的烈性酒)是烈性酒还是宝石?”这种只有60% 的人能正确回答的问题时,回答者平均感觉有75% 的信心答对(Fischhoff
et al., 1977)。这种过高估计自己的知识和判断准确性的倾向即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在钻井平台爆炸导致石油泄入墨西哥海湾之前,是英国石油公司的过度自信使得他们对安全不够重视,然后低估了泄漏量级(Mohr et al., 2010; Urbina, 2010)。尽管证券经纪人和投资商们相信自己在把握股票的时机上比市场平均水平要高明得多,但大量证据表明实际情况恰恰相反(Malkiel, 2004)。在购买某一股票时,买方的经纪人判断是时候买进并推荐购买,而这时卖方也判断是时候卖出了。在通常情况下,买进和卖出是持平的。虽说他们都很自信,可买方和卖方不可能都正确。
学生们常常在完成作业和论文的时间上表现出过度自信,他们总是指望能提前完成任务(Buehler et al., 1994)。而实际上,完成任务的时间往往是他们预计时间的两倍。
我们也会高估未来的闲暇时间(Zauberman & Lynch,
2005)。我们预期下个月会完成更多,所以愉快地接受了邀约和任务分配,后却发现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还是那么忙。我们相信明年会有更多钱,所以办了贷款或刷了信用卡。尽管我们过去做预测时存在过度自信的问题,但我们下一次预测时仍会过度自信。
过度自信的确具有适应价值。犯了过度自信错误的人要比别人活得快乐,他们觉得更容易做出艰难的决策,这些人还会让人感到更加可靠(Baumeister, 1989; Taylor, 1989)。而且,当我们得到及时清晰的反馈时——就像天气播报员在每天的天气预报之后得到的反馈——我们能够学会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判断的准确性(Fischhoff, 1982)。正所谓:智者知之何时为知,何时为不知,智慧出自经验。
信念保持现象
我们做出决策时的过度自信令人吃惊,同样惊人的是我们在面对与自己信念相反的证据时仍然要固执己见的倾向。信念保持(belief perseverance)往往会激发社会冲突。一项经典研究通过研究对死刑持对立观点的人揭示了这一现象(Lord et al.,1979)。意见双方都仔细研究了两个据称的调查结果,一方支持死刑可以制止犯罪的主张,而另一方则驳斥这一主张。每一方都对支持各自信念的研究印象更深刻,并随时准备反驳对方的研究结论。如此一来,把混杂在一起的相同的证据出示给支持和反对死刑的两组人,竟然加大了他们的意见分歧。
如果你想控制信念保持现象,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仔细思考对方的观点。当相同的研究者重复死刑问题的研究时,他们要求一组参与者在思考问题时“尽可能客观,不带偏见”(Lord et al., 1984)。然而这一要求无法减少评价证据时的偏见。他们要求另一组参与者考虑“无论你对这个研究结论的评价是高还是低,都存在与之结论相反的研究”。在想象和思考了相反的发现后,这些人的偏见就少多了。
我们越是认识到为什么自己的信念可能是正确的,就越发固执己见。一旦我们向自己解释了为什么认为一个孩子“有天赋”或“学习能力低下”,或者为什么候选人X 或候选人Y 会成为更好的总司令,或者为什么值得拥有Z 公司的股票,我们就往往忽视那些削弱这些信念的证据。偏见依然存在。一旦信念形成并得以论证,那么改变信念就需要比创造信念更有说服力的证据才行。
框架效应
框架(framing),即我们呈现问题的方式,会影响我们的决策和判断,并且可以成为强有力的说服工具。谨慎提出的选项能够促使人们做出有利于自身或整个社会的决策(Thaler & Sunstein, 2008):
● 生与死。假设两位外科大夫在解释手术风险时,一位外科大夫说手术死亡率为10%,而另一个大夫说手术成功率为90%。他们所给出的信息是等价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在调查中,就病人和医生双方而言,听到有10% 的死亡率,他们似乎都会感到更大的风险(Marteau, 1989; McNeil et al., 1988; Rothman & Salovey, 1997)。
● 为什么是否选择捐献器官取决于你生活在哪里。同美国一样,在很多欧洲国家,人们在更新驾照时可以决定是否捐献器官。在一些国家,默认选项为“是”,但人们可以选择“否”。在这些国家,人们几乎100% 同意捐献。在美国、英国和德国,默认选项为“否”,但人们可以选择“是”。在这些国家,只有约25% 的人同意捐献(Johnson
& Goldstein, 2003)。
● 怎样帮助员工决定为退休存钱。 2006 年美国的养老金法案验证了框架效应的存在。在该法案出台之前,想要参加401(k) 退休计划的员工通常只能选择较低的实得工资,而大部分人是不愿意这样的。现在,公司可以自动为员工注册加入该计划,但允许员工自己选择退出(这样可以提高雇员的实得工资)。在两种计划中,是否参加退休计划都由雇员来决定。但是,一项对340 万员工的分析显示,这项新的“退出”安排将雇员的退休计划参加率从59% 提升至86%(Rosenberg, 2010)。
记忆要点:框架影响决定。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等人(Gilbert et al.,2003)指出:“心理学上的好创意通常有种怪异的熟识感,我们遇见它们的那一刻就能断定,我们自己也曾非常接近,思考过同一事物,只不过没有诉诸文字。”好创意就如同优秀的发明,一旦创造出来,就好像再明显不过了。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社会心理学》作者戴维•迈尔斯为非专业读者撰写的心理学入门书
中国心理学界泰斗黄希庭教授领衔国内18位教授联袂翻译
兼具理性与感性 将科学的严谨性与人文的宽泛性完美结合
北京大学苏彦捷教授撰文 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用书
◆《心理学导论》(Exploring Psychology)是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撰写者戴维•迈尔斯教授的扛鼎之作,专门为非心理学专业读者撰写,系统涵盖了心理学的各个分支学科,同时在篇幅上适当进行了缩减,使其不仅针对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和普通读者的需要;
◆戴维•迈尔斯充分发挥了他在教科书写作方面无与伦比的才能,兼具理性与感性,可读性强,加入大量的插图、漫画、专栏,使心理学的知识变得不再枯燥,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过程中轻松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
◆西南大学资深教授黄希庭领衔国内18位教授组成了强大的翻译团队,同时由具有心理学硕士或博士学位的编辑人员组成专业的编辑团队,由具有20年英语国家研究、写作、评审经验的学者对照原文进行了详细的审校,历时一年多,共同确保了翻译和编校质量;
◆《心理学导论》第9版是历次修订中*细致、更新*广泛的版本,增加了1000多条参考文献或研究引证,囊括了心理学领域近十年来与读者息息相关的新发现,此外还对章节进行了重组,强化了临床的视角,改进了人格、心理障碍和治疗等章节;
◆《心理学导论》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用了整整一章深入细致地介绍和讨论了批判性思维在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另外全书还穿插了数十个对心理学重要问题和日常话题进行批判性思考的专栏;
◆《心理学导论》提供了各种教学辅助材料,便于课堂教学和读者自学:作者借鉴了来自心理学对学习和记忆的研究成果,设计了新的学习体系,每一章引导读者带着问题去阅读和学习,给予读者即时的反馈,检验读者对本节知识的掌握程度;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苏彦捷教授撰文,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用书。
媒体评论
美国密歇根州霍普学院戴维•迈尔斯(David G.
Myers)所著的《心理学导论》(第9 版)是一本颇受读者欢迎的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材,也是我们讲授普通心理学的优良教学参考书。综观全书,我认为戴维•迈尔斯《心理学导论》(第9 版)具有以下特点:从内容上看,该书既包含传统的主题同时又与时俱进。从结构上看,该书便于学生自主学习。作者力求把每章的内容连成一条线,形成主题或次主题,使读者在阅读每一章时都能形成清晰的整体印象。从教学理念上看,该书既注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教学,又强调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从语言风格上看,该书深入浅出、生动活泼并且充满激情。戴维•迈尔斯说,他是为了展现心理学的光彩而写作的。因此,我认为戴维•迈尔斯的《心理学导论》(第9 版)确实是一本优秀的心理学教材,尤其在教学方法的安排上独具特色,始终让师生带着问题学习,带着批判性思维兼容并蓄。
黄希庭
西南大学资深教授
原中国心理学会第七届和第八届副理事长兼心理学教学工作委员会主任
《心理学导论》通常是学生接触心理学的*本学科教材,也往往是非专业人士了解心理学的*本专业书籍,其重要性毋庸置疑。我曾参与原书第5 版的翻译工作,目前的版本译自全面更新后的第9 版。我愿意向大家这本书,因为它有三点非常打动我。
首先是本版的内容。心理学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这个版本反映了学科近年的发展,和当代社会联系密切。而且,本书章节涉及内容全面,可以帮助使用者全面了解心理学科目前的概貌。其次,这本教材用了整整一章的篇幅介绍批判性思维在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的重要作用,这点对于我们使用翻译的教材尤为必要。第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本书的编审人员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审校书稿。在目前讲求速成的年代,能扛住各种压力,慢慢打磨,这种精神和态度,让我敬佩不已。本书特约编审谢呈秋博士是我的学姐,长期在英国从事学术工作,有丰富的英文写作和编审经验。
我很有信心地向大家这本《心理学导论》。优秀的原版教材加上高质量的审校,它是一本能够让我们的读者享受原汁原味的美国心理学入门教科书。
苏彦捷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等学校心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
中国心理学会副理事长、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前言
在《心理学导论》(Exploring Psychology)9 个版本的写作中,我的愿景从未动摇:把严谨的科学与宽广的人文视角结合起来,兼具理性和感性。我的目标是提供一门的心理学入门课程,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我渴望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他们日常生活中的神奇之处。我还想把心理学家从事研究时的那种探究精神传递给他们。
我对心理学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怀有发自内心的热情。心理科学具有扩展思维和开阔心灵的作用。通过研究和运用它的工具、思想和洞察力,我们可以用批判性思维来补充我们的直觉,用同情来约束我们的评判主义,用理解来取代我们的幻觉。当学生们在本书的指引之下完成这一心理学之旅时,我希望他们也会对以下方面有更深的理解:我们的情绪和记忆、潜意识的影响、如何丰盛和奋斗、如何感知我们的物理和社会世界,以及我们的生物学和文化如何反过来塑造我们。
我认同美国作家和哲学家亨利•戴维•梭罗的观点:“任何具有生命力的事物,都能以通俗浅显的语言轻松而自然地表达出来。”所以,我力求以简洁的叙述和生动的故事来讲授心理学的知识。“作家的工作,”我的朋友玛丽•皮弗说,“是讲故事,把读者和地球上所有的人联系在一起,把这些人展现为复杂的真实人类,他们拥有自己的历史、家庭、情感和合理的需要。”本书的文字写作是我一人完成的,我希望以一种温暖而富有个性的方式来讲述心理学的故事,同时也具有科学的严谨性。我热衷于反映心理学和其他领域的联系,比如文学、哲学、历史、体育、宗教、政治和通俗文化。我喜欢启发思考,热爱文字的奇妙,天性乐观。威廉•詹姆士在他1891 年开创性的《心理学原理》中寻求的是“幽默和感染力”。我亦是如此。
我很荣幸能够面向来自这么多国家如此之多的学生,通过这么多种不同的语言,协助这门扩展思维的学科的教学工作。被委以识别和传播心理学知识的重任,既是一种令人兴奋的荣誉,也是巨大的责任。
创作本书是一个团队项目。就像人类的许多成就一样,它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伍德罗•威尔逊曾经说过:“我不仅动用了我所有的大脑,还有所有我能借用的大脑。”全球成千上万的教师和数以百万计的学生通过这本书来教授或学习心理学(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他们为这本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种贡献大部分是通过通信和交谈自然而然地发生的。在本次版本更新中,我们正式邀请了1061 名研究者、从事教学的心理学家以及251 名学生,力争收集心理学领域、导论课程内容、学习辅助材料、教师和学生对补充材料的需求等方面的、准确的信息。我们期待着在未来的版本更新中持续收到反馈,以创作出一本更好的书和教学包。
新增内容
第9 版是迄今历次修订中修改仔细、更新广泛的版本。这个新版本的特点是改进了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特别是我们支持学生学习和记忆的体系。
新的学习体系遵循来自学习和记忆研究的实践
新的学习体系利用了测试效应,它体现了通过自我测试主动提取信息的益处(图1)。为此,每一章都穿插了15 到20 个新的“提取一下”问题。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为学生制造出这些必要的难题,可以优化测试效应,同时也充分利用了即时反馈效应(通过每个问题下面倒置的答案)。
此外,正文的每个主要章节都以带编号的问题开始,用以确定学习目标和指导学生阅读。作为进一步的自我测试机会,每章结尾的本章复习部分重复了这些问题(答案在附录的完整章节复习中)。这部分还列出了关键术语和概念。
近1000
条新的研究引证
我对数十种科学期刊和科学新闻来源的密切关注,加上委托撰写的评论以及来自教师和学生的不计其数的电子邮件,使我能够整合这个领域重要、发人深思、与学生为相关的新发现。维持这项工作所带给我的一部分乐趣是,每天都可以学习新的东西!
章节重组
除了增加新的学习辅助手段和内容覆盖面外,我还在内容组织上做出了如下改变:
● 第1 章以一个新的小节结尾:“提升你的记忆和成绩。”这个指南将帮助学生用新的习惯来取代无效和低效率的旧习惯,从而提升记忆和成绩。
● 上一版中“天性、教养和人类多样性”一章的内容现在已经整合到全书中,包括第2、4、5、12 和13 章。
● 第4 章“毕生发展”篇幅缩短,其中关于衰老与智力的内容移到了第9 章“思维、语言与智力”中。
● 新增第5 章“性别与性”,包括新的和经过重要重组的讨论。
● 第6 章“感觉与知觉”现在以一种更有效和整合的方式介绍这两个主题(而不是先介绍感觉,然后是知觉)。关于聋人经验的内容现在位于第9 章“思维、语言与智力”中。
● 第7 章“学习”现在单列“生物学、认知与学习”一节,更全面地探究生物学和认知对学习的限制。
● 第8 章“记忆”采用了一种新的形式,更清晰地解释了不同的大脑网络是如何加工和保存记忆的。在本章的修改中,我与Janie Wilson(佐治亚南方大学心理学教授,心理学教学学会副主席)进行了密切合作。
● 第10 章现在将动机和情绪结合起来。
● 第11 章“应激、健康与人类丰盛”现在涵盖了关于积极心理学、幸福感和个人控制的讨论。
● 第12 章“人格”完善了关于现代心理动力学取向的内容,使其与来自弗洛伊德的历史根源更清晰地区分开来。
● “社会心理学”一章现在紧接在“人格”一章之后。
● 第14 章“心理障碍”现在包括关于进食障碍的内容,此部分内容以前包含在“动机”一章中。
仔细审查和明显改进了关于临床的章节
在临床心理学同事的帮助指导下,我强化了临床的视角,改进了人格、心理障碍和治疗等章节。例如,我在“应激、健康与人类丰盛”一章中讨论了问题聚焦和情绪聚焦的应对策略以及心理治疗与癌症生存的关系,在“智力”一章中描述了心理学家如何在临床环境中使用智力测验。来自今天积极心理学的材料也贯穿其中。
此外,“人格”和“心理治疗”两章都更清晰地区分了历史上的精神分析和现代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保留的内容
八大指导原则
尽管有了这些令人兴奋的变化,新版仍然保留了以前版本的写作宗旨以及大部分的内容和结构。它也保留了推动之前8 个版本的目标,即指导原则:
增进学习体验
1. 教授批判性思维 通过将研究呈现为智力侦探工作,我展示了一种探究式、分析性的思维模式。无论学生是在学习发展、认知还是社会行为,他们都将参与进来,并看到批判性推理的益处。此外,他们还会发现实证方法如何帮助他们评估关于众所周知的现象的矛盾观点和说法——从超感知觉(ESP)和替代疗法,到占星术以及被压抑和恢复的记忆。
2. 整合原理与应用 通过轶事趣闻、个案史和假设的情境,我将基础研究的发现与它们的应用和意义联系起来。在心理学能够解释人类紧迫问题的地方——无论是种族主义、性别歧视、健康与幸福,还是暴力与战争——我都毫不犹豫地让心理学绽放光芒。
3. 强化每一步的学习 日常生活的例子和设问句鼓励学生主动加工材料。前面提到的概念在后面的章节中经常得到应用和强化。例如,在第3 章,学生们了解到我们大部分的信息加工发生在我们的意识觉知之外。接下来的章节解释了这个概念。每个主要章节的开头有带编号的学习目标问题,每一章都有贯穿始终的“提取一下”自我测试,每章复习部分列出了关键术语,这些都有助于学生学习和保持重要的概念和术语。
展现心理科学
4. 举例说明探究的过程 我努力向学生展示的不只是研究的成果,还有研究过程是如何展开的。自始至终,本书都试图激发读者的好奇心。它让读者想象自己是经典实验的参与者。有几章将研究故事作为推理小说来介绍,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线索逐步解开。
5. 尽可能及时更新 阅读陈旧新闻的感觉会让学生失去兴趣。在保留心理学经典研究和概念的同时,我也介绍了这门学科近期重要的发展。第9 版中有900多篇新的参考文献。同样,新插图和日常生活中的例子也来自当今世界。
6. 让事实服务于概念 我的目的不是给学生灌输各种事实,而是要揭示心理学的主要概念——教会学生如何思考,并提出值得思考的心理学观点。在每一章中,我都强调了那些概念,我希望学生们在完成课程后还能继续学习。我总是试图遵循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名言:“一切都应该尽可能简单,但不要过于简单。”学习目标问题以及每一章中的“提取一下”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关注重要的概念。
弘扬大理念和开阔的视野
7. 通过提供连续性来增进理解 很多章都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或主题,它将各个要点衔接起来,形成一条将该章连接在一起的主线。“学习”一章传达了敢于思考的人可以成为知识分子先驱的观点。“思维、语言与智力”一章提出了人类理性和非理性的问题。“心理障碍”一章表达了对生活困扰的同理心和理解。其他的主线,如认知神经科学、双重加工、文化和性别多样性,贯穿全书,学生们听到的声音是一致的。
8. 传达对人类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尊重 贯穿全书,读者将看到人类血缘关系的证据——我们共有的生物遗产、我们共同的视觉和学习机制、饥饿和感觉、爱和恨。他们也会更好地理解我们多样性的维度——我们个人在发展和能力、性情和人格以及障碍和健康方面的多样性;以及我们在态度和表达风格、抚养孩子和照顾老人以及生活优先次序中的文化多样性。
强调批判性思维的内容
我的目标是在整本书中向学生介绍批判性思维。我对每个主要章节开头的“学习目标问题”进行了修改,并在每一章中穿插了“提取一下”问题,旨在激发批判性阅读以获得对重要概念的理解。第9 版还包括以下这些让学生学习或练习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机会。
● 第1 章“运用心理科学进行批判性思考”,向学生介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强调我们日常直觉和常识中的错误,因此我们需要心理科学。批判性思维是本章的一个关键术语。
● 贯穿全书的“批判性思考”专栏,为学生们提供了心理学中一些重要问题的批判性分析。更新后的“批判性思考:恐惧因素——为什么我们害怕错误的事情”,就是其中的一个例子。
● 穿插于文中的侦探式故事让学生批判性地思考心理学的关键研究问题。例如,在第14 章中,我逐一介绍了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向学生们展示研究者如何将这个谜题拼接在一起。
● “用一用”和“想一想”式的讨论让学生们主动参与他们对每一章的学习。例如,在第13 章,学生们可以从所罗门•阿施从众实验的参与者的视角出发,然后是斯坦利•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我还要求学生们加入到他们可以尝试的活动中去。例如,在第6 章,他们尝试了一个快速的感觉适应活动。在第10 章,他们尝试将面部表情与面孔进行匹配,并测试不同面部表情对自己的影响。
● 对通俗心理学的批判性分析可激发人们的兴趣,并在对日常话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方面提供重要的启示。例如,第6 章包括对ESP的仔细审视,第8 章讨论了一个有争议的主题,即对痛苦记忆的压抑。
书籍介绍
心理学导论(也称普通心理学、心理学入门)是美国高等院校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心理学导论》(Exploring Psychology)由美国著名心理学教科书作者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撰写,他在所著Psychology的基础上,对篇幅进行了适当的缩减,使其不仅针对心理学专业基础课教学,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非心理学专业学生和普通读者的需要。
《心理学导论》自出版以来,一直位列美国心理学教科书畅销榜前列,是美国高等院校中使用范围最广的普通心理学教材之一。《心理学导论》系统介绍了心理学的各个主要分支领域,由于原书体量较大,为便于读者携带和课堂使用,拆分为上下两册,上册主要涵盖了生物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内容,下册主要涵盖了人格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异常心理学的内容。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9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3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9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3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7分
稳定性:4分
搜索功能:8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pdf(177+)
- 体验差(635+)
- 速度快(386+)
- 无漏页(478+)
- 引人入胜(280+)
- 小说多(261+)
下载评价
- 网友 潘***丽:
这里能在线转化,直接选择一款就可以了,用他这个转很方便的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 网友 师***怀:
好是好,要是能免费下就好了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焦***山:
不错。。。。。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堵***洁:
好用,支持
- 网友 居***南:
请问,能在线转换格式吗?
喜欢"心理学导论(第9版,上册):生物、发展与认知心理学"的人也看了
孽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语言研究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John P. Kotter on What Leaders Really Do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我的手作轻食便当(套装全3册)日本料理食谱书 菜谱家用新手学习书籍 轻食减肥餐日式手作便当畅销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当风再起时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心理医生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R6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学古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北大哲学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门萨MENSA (全四册) 包括个性考级黑客战书时空迷宫智商黑洞 [英]艾伦 杨振华【正版图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奔向幸福的旅程(一个抑郁症患者自我疗愈的心路历程,深度思考活着的意义,如何获得稳定的幸福,被称为都市抑郁心灵的一剂百忧解)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英文原版 Getting Near to Baby 屋顶上的小孩 纽伯瑞奖 儿童经典文学 青少年课外读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官网正版 中国机械工程技术路线图 2021版 中国机 械工程学会 通信 新材料 新模式 创新发展 服务制造强国战略 碳达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英汉汉英大词典(缩印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海外直订Origami For Kids: Easy Japanese Origami Instruction Book For Kids 儿童折纸:简单的日本折纸指导儿童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陶小鲸上学了/你好啊一年级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创新思维训练500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永久记忆版世界文学名著文库 : 全译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正版书籍 硅基射频集成电路和系统 廖怀林以硅基射频集成芯片系统为核心介绍射频电路和系统基础射频集成电路基本理论和设计方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护佑心灵之窗--眼睛/健康中国跟我学护理全媒体科普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4分
人物塑造:8分
主题深度:7分
文字风格:3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5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7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6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5分
新颖与独特:5分
情感共鸣:7分
引人入胜:4分
现实相关:6分
沉浸感:8分
事实准确性:4分
文化贡献: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