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译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诗经译注 诗经译注精美图片](https://img3m3.ddimg.cn/41/25/28486103-1_h_3.jpg)
诗经译注电子书下载地址
内容简介:
《诗经》是我国诗歌发展史的光辉开端。本书作者对《诗经》的全部作品做了语译、题解、注释考证。译文流畅,忠于原作;题解对每首诗的中心思想或时代背景做简括提示;注释详实,字必有解,言必有据,疑难之处,考辨古今学者对《诗经》的传、笺、注、疏,判明是非得失,择善而从。本书适用于一般爱好《诗经》的读者,同时,注释考证征引资料丰富,可作为《诗经》研究者的工具书。
书籍目录:
暂无相关目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作者介绍:
袁梅,1924年生人,济南大学文学院教授。曾任中国诗经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研究成果评奖委员会委员、济南市文联委员等。出版专著《周代抒情诗译注》《屈原赋译注》《宋玉辞赋今读》《诗经异文汇考辨证》《古文观止今译》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周 南
关 雎
关关雎鸠, 关关鸣春雎鸠鸟,
在河之洲。 在那河中小洲岛。
窈窕淑女, 姑娘文静又秀丽,
君子好逑。 美男求她结情侣。
参差荇菜, 长短不齐青荇菜,
左右流之。 姑娘左右采呀采。
窈窕淑女, 文静秀丽好姑娘,
寤寐求之。 醒来梦里把她想。
求之不得, 追求她,求不到,
寤寐思服。 日夜渴慕思如潮。
悠哉悠哉, 相忆绵绵恨重重,
辗转反侧。 翻来覆去睡不宁。
参差荇菜, 长短不齐青荇菜,
左右采之。 姑娘左右采呀采。
窈窕淑女, 文静秀丽好姑娘,
琴瑟友之。 琴瑟传情两相爱。
参差荇菜, 青青荇菜长又短,
左右芼之。 姑娘左右把它拣。
窈窕淑女, 文静秀丽好姑娘,
钟鼓乐之。 钟鼓齐鸣两交欢。
这是古代的一首恋歌。一个青年爱上了那位温柔美丽的姑娘。他时刻思慕她,渴望和她结为情侣。
注释考证:(1)关关:象声词,鸟鸣声。或解为“雌雄相应之和声”。 (2)雎鸠(jū jiū): 水鸟名,即鱼鹰。牟应震云:“雕首凫颈,鹭尾鸭掌,钩喙深目,色黑如乌”。又,《本草纲目》曰:“雄雌相得,挚而有别,交则双翔,别则异处。”《韩诗章句》云:“雎鸠贞洁慎匹。”张超《诮青衣赋》:“感彼关雎,性不双侣。”以上是传说它们情意专一,不乱其匹。故本诗以之起兴,引出作者表达爱情之意。实则以雎鸠求鱼象征男子求女。明代高启题《芦雁图》的故事有类似寓意。《篷轩杂记》云:“高季迪年十八未娶,妇翁周建仲出《芦雁图》命题,季迪赋曰:‘西风吹折荻花枝,好鸟飞来羽翮垂,沙阔水寒鱼不见,满身风露立多时。’翁曰:‘是将求室也。’择吉日以女妻焉。” (3)洲:本作州。洲为后起字。水中陆地。此处指水中沙碛,是水鸟栖息之地。 (4)窈窕(yǎo tiǎo):娴雅美好的样子。《诗集传》:“窈窕,幽闲也。”后世形容美女美男,皆曰窈窕。《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又可形容山水宫室幽邃深远,杜甫诗:“烟生窈窕溪。”曹摅诗:“窈窕山道深。”乔知之诗:“窈窕九重闺。”杜牧诗:“柳村穿窈窕。”一说,窈窕犹“苗条”,形容修长柔美之体态。 (5)淑女:文静美丽的姑娘。淑:善。美好。 (6)君子:在此,应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与“淑女”相对。 (7)好逑(hǎo qiú):好:爱。或云:好字从女从子,男女结合,义为匹耦。又云:子己一字,则好妃亦本一字,妃亦匹义。妃又与配同,见《左传》:“各有妃耦”。妃耦即配偶。《礼记》:“天子之妃曰后”。妃亦配义。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犹匹。配偶;结成配偶。好逑:爱慕而愿结成配偶(夫妇)。或:好逑即匹仇、匹俦、妃仇,这些词也都有配偶或结为配偶之意。 (8)参差(cēn 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9)荇(xìng)菜:荇:又名接余,水草名。《诗集传》:“荇,接余也。根生水底,茎如钗股,上青下白,叶紫赤,圆径寸余,浮在水面。”一说:“鬻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按:鬻,即煮字之古体。 (10)左右:此处指“向左边,向右边”。形容“窈窕淑女”采荇菜的情状。 (11)流:通摎。捋,采摘之意。另说:“顺水之流而取之也。”又,姚际恒《诗经通论》云:“……则此处正以荇菜喻其左右无方。随水而流,未即得也。”由诗义看,那位姑娘既然忙忙碌碌地在河上采水生野菜,应是劳动女子,断然不是历代封建儒生故意捏造的什么“盖指文王之妃大姒为处子时而言也”一类的诡词。 (12)寤寐(wù mèi):寤:睡醒。寐:睡眠。 (13)思:助词,修饰语气,无实义。有时用于语首,如《大雅·文王》:“思皇多士”。有时用于语尾,如《周南·汉广》:“不可休思”。一说,“思”与“斯”一声之转,古通用,故可训“斯”。服:此处是思念之意。寤寐思服:亟言无时不思。或云:思亦为实词,思念。思服即思念不已。 (14)悠哉悠战: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悠:思念。或指思绪绵长。《郑笺》云:“思之哉,思之哉,言己诚思之。” (15)辗转反侧:形容思慕之初。心绪不宁,在床榻之上,一会儿覆身而卧,一会儿又侧身而卧,翻来覆去,不得安睡。辗,本作展。作辗者,为后世累增字。《诗集传》云:“辗者,转之半;转者,辗之周;反者,辗之过;侧者,转之留。皆卧不安席之意。” (16)采:此处指边采集边拣择。比“流”又进一层。 (17)琴瑟友之:弹琴鼓瑟,跟她友爱和乐地在一起。琴、瑟都是古乐器。古琴五弦或七弦;古瑟二十五弦。友:友爱和乐。之:代词,她,指淑女。 (18) 芼(mào):挑选拣择。比“采”更进一层。《玉篇》引作覒。《尔雅·释言》:“芼,搴也。”注:“皆择菜也。”搴,也有拔取之意。从别的含义说,芼,又指烹芼。即把菜做熟了加在肉中。见《五音集韵》:“用菜杂肉为羹也。”《礼·内则》:“芼羹。”注:“按公食大夫礼,三牲皆有芼者。牛藿,羊苦,豕薇也。是芼乃为菜也。用菜杂肉为羹。”《诗集传》:“芼,熟而荐之也。”“彼参差之荇菜,既得之,则当采择而烹芼之矣。此窈窕之淑女,既得之,则当亲爱而娱乐之矣。”按:芼,或为覒之假借。《说文》:“覒,择也。” (19)钟鼓乐之:敲钟击鼓,奏乐娶她,使她快乐。或指结婚时,鼓乐齐鸣,闹得很欢。按:甲骨文乐字,上从丝,下从木。丝在木上,琴瑟之象。《说文》:“五声八音总名”。乐字本指乐器、音乐,引申为喜乐、安乐、爱好。此处指“使之快乐”。钟鼓:是继木石之后的古老乐器。鼓,有人称之为乐器之父。原始时代,初民捕获了野兽,食用其血肉,服被其毛革。也许有的人偶然碰撞了干燥的兽皮,发出隆隆之声,于是,面原始的鼓便出现了。后来又逐渐发展成各式各样的鼓。钟的发明,大体也是与原始人的劳动生活分不开的。远古的镈为耘田工具,呈瓦状,如凸。二镈相合,铸为一体,便成乐器,称钟。钟鼓的节奏感特强,因而,在劳动生活中需要这类乐器。它可以在生产劳动中协调众人的劳动动作;在舞蹈中使舞姿更整齐优美;在练兵时使步伐整齐,振作军威。按:本诗中,“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等句,乃歌者追求美满的爱情与婚姻的想望,并非已然之辞。或可借“琴瑟”、“钟鼓”之互相配合,调协齐鸣,比喻男女情笃交好。艺术夸张与比兴手法,是《诗》中常用的表现技巧。在许多诗歌中屡见不鲜,在读《诗》时可举一反三。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对《诗经》的全部作品做了语译、题解、注释考证,可作为《诗经》研究者的工具书。
2.本书采用纸面精装加护封,装帧设计雅正,精致大方。
3.定价适中,阅读研究收藏之佳品。
前言
前 言
一 概 说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文学遗产十分丰富,仅就诗歌而言,我国部先秦乐歌总集:《诗》,早在二千五百年前就已汇辑成书,它是我国诗歌发展史的光辉开端。先秦时期,它本称《诗》或《诗三百》,后因汉代统治者“独尊儒术”,《诗》被儒生们作为经典之一加以传习,所以始有《诗经》之名。
《诗》的创作年代,大约是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至公元前六世纪之间。那是奴隶社会和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代,也是充满各种矛盾和急剧动荡、转化的时代。当时主要表现为奴隶与奴隶主、农奴与农奴主的阶级矛盾;列国纷争、各族交战的民族矛盾;大贵族统治阶层与分化出来的下层知识分子的矛盾。《诗经》就是产生于这一时代的乐歌总集,它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面貌。
关于采诗问题,向有争议。我们对待古代文化遗产,应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左传》可称信史,而它并无“采诗”的确实记载,所以我们不能断言周代也有汉代那样的“立乐府,采诗夜诵”的制度。不过,我们无妨从去古未远的汉代上溯周代的礼乐制度。大概周王朝设有乐师、乐工等专职人员,他们不但和贵族士大夫共同制作乐歌,并且有时到各地采集文人录而传习的歌谣,同时,各诸侯国也许将收录的歌谣奉献给周王朝。这些专职乐师便将从各种渠道汇集的歌谣加以筛选、整理,对其中的方言、方音予以订正,对各地土风乐舞的乐调、舞容等进行调整修改,使歌、乐、舞三者和谐统一,以适应表演要求与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然后利用它进行表演和在上层社会传习。《诗三百》不但用于娱乐,而且也是一种交际工具和外交手段。周代统治者是为“制礼”而“作乐”的,而“采诗”又是为了“作乐”的需要,因此可以说:乐由礼而来,诗又因乐而生。
《周礼》与《毛诗·大序》有“六诗”(六义)之说,认为《诗》有六义:风、赋、比、兴、雅、颂。大体是说:《诗》有六种意义(或作用),即可以歌唱,可以朗诵,可以作比喻,可以唤起人的思想感情,可以推广通用的标准语,可以表演。但是由于《诗三百》自古就是按风、雅、颂归类编排的,所以汉代儒生将六义中的风、雅、颂理解为不同的体制。并把赋、比、兴理解为三种艺术技巧。虽然这与六义本来的界说不同,但也能被人接受,并对后世诗歌创作起了很大作用。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这些本来都能表演的歌舞曲,主要是按音乐歌舞的特征分类,是可信的论点。从一般概念说,《风》就是乐曲(乐调),是民间歌谣。《国风》是其通名,《周南》《召南》《邶风》等,是其专名。“雅”本是一种乐器或乐调,雅与夏二字古通,夏乐即西周王畿之乐;雅,又可理解为雅言(当时的通用标准语)。因此,可以说,用周代京畿通用官话为歌词的、以“雅”这种乐器伴奏的、产生于夏地的贵族乐歌,就是《雅》。颂,是“镛”的通假字,镛是大钟之名;颂,又有“容”、“羕”的含义,就是指舞容(舞蹈的样子)。由此可认为:用大钟(镛)伴奏的、音调徐缓庄重以配合舞蹈的祭祝歌兼舞曲,就是《颂》。《诗经》的编次,虽然一直是十五国风、小雅、大雅、周颂、鲁颂、商颂,但如果按实际创作年代为序,则应为周颂、大雅、小雅、商颂、鲁颂、十五国风。
二 《诗经》的内容与形式
(一)思想内容方面。
《诗经》中的风、雅、颂,由于出自不同的阶级、阶层,所以它们所反映的思想感情各不相同,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广博。
《国风》中大多数是抒情诗,少数是社会诗,从不同侧面揭露了奴隶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社会生活面貌。《国风》主要有以下内容:
1.反映古代人民的劳动生活。
作为人类精神财富的文学艺术,原本是在社会生产劳动中产生并发展的;同时,它又反过来为生产劳动服务,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反映古代人民劳动生活的诗歌,在十五国风中是屡见不鲜的。如《周南·芣苢》,描写的是农家妇女们,在田野里采集车前草的场面和劳动热情。《豳风·七月》,是周代农业奴隶们所唱的一首怨歌。它生动地描述了奴隶们全年艰苦劳动的过程与生活惨状,尖锐地揭示了奴隶社会中的阶级矛盾。诗歌运用了对比手法,表现了奴隶和奴隶主截然相反的阶级地位与生活方式,揭示了奴隶社会吃人的本质。此外,有许多诗把劳动和爱情交织在一起加以表现,如《周南·汉广》《召南·野有死麇》《鄘风·桑中》《王风·采葛》《郑风·叔于田》《魏风·十亩之间》,等等。又有专写妇女采葛织布情景的,如《周南·葛覃》。还有反映畜牧、狩猎生活的,如《召南·驺虞》《齐风·还》《齐风·卢令》,等等。
2.控诉奴隶社会的黑暗腐朽。
许多民歌,表现了人民对剥削压迫的反抗,揭露了奴隶社会的阶级矛盾,如《魏风·伐檀》,将奴隶主不劳而食、巧取豪夺、骄奢淫佚的本性揭得体无完肤。又如《唐风·鸨羽》,控诉了奴隶主横加给奴隶的苛重徭役及由此造成的苦难。另外,《齐风·南山》《齐风·载驱》《陈风·株林》,则无情地讽刺了大奴隶主贵族的淫乱无耻。
3.反映古代人民对待战争的态度。
周代的广大人民,对待战争有正确的理解与态度。他们对诸侯争霸的不义战争是深恶痛绝的,如《王风·君子于役》《豳风·东山》《豳风·破斧》等。然而,他们具有明确的是非观念与强烈的爱国热情,他们对正义的卫国战争是坚决拥护并踊跃参加的,如《秦风·无衣》就是一首激昂慷慨的军歌。在外族入侵、国家有难之际,人们同仇敌忾,奋勇参战,表现了爱国精神。又如《卫风·伯兮》,描写一位妇女为参加义战的丈夫而自豪之情,从妇女角度,表现古代人民对正义战争的支持。
4.反映古代人民的爱情生活与妇女的不幸命运。
《国风》中的民间情歌,是风土之音,出于里巷阡陌,所以它往往把劳动生活和爱情生活自然地融为一体,表现了古代人民真挚纯洁的爱情和对婚姻、家庭问题所持的态度。如《周南·汉广》,是一首樵歌,也是一首情歌,是一位砍柴青年表达他的纯真爱情。《王风·采葛》《郑风·出其东门》等也都是这类歌谣,它们都富有清新刚健的民歌气息。此外,《卫风·氓》《邶风·谷风》等均为弃妇诗,表现了古代男尊女卑的社会中妇女被遗弃、被虐待的不幸,谴责了不合理的婚姻制度。
要之,国风中有很多优秀民歌,以现实主义精神,反映了古代社会生活的某些侧面,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一定的人民性。
《小雅》《大雅》,大都是奴隶主贵族上层社会举行各种典礼或宴会所用的乐歌,它的主要内容是:
1.反映人民疾苦,贬斥黑暗政治。
政治讽喻诗,在二雅(尤其是《小雅》)中占比重颇大,有劳动人民的呼声,也有公卿士大夫之作,其中有些作者是从士大夫阶层中分化出来的较能接近人民、同情人民的知识分子。在二雅中,有的作品控诉了大奴隶主的代表加给人民的徭役之苦,如《小雅·何草不黄》等。有的揭露了奴隶主贵族的腐朽本质,如《小雅·正月》等。也有直刺周王朝统治者昏庸残暴的,如《小雅·十月之交》《小雅·雨无正》《小雅·小旻》等。有的诗讽刺纲纪废弛、妄用奸佞、横征暴敛、鱼肉人民的腐败朝政,如《大雅·民劳》《大雅·桑柔》等。
2.表现爱情及妇女问题。
《小雅》中有许多反映男女爱情的诗歌,如《小雅·采绿》《小雅·隰桑》《小雅·白华》等。也有些诗歌是妇女的怨疾之词,如《小雅·我行其野》《小雅·小弁》《小雅·谷风》等。
3.反映农业生产与畜牧生产。
二雅中有些关于农业、畜牧业生产和农牧方面祭典活动的诗,从中可以看出周代农业生产方式、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有一定的文学与史学价值。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小雅·无羊》《小雅·楚茨》《小雅·信南山》《小雅·甫田》《小雅·大田》《大雅·生民》等。
4.表现周民族的发展演化。
篇制较宏大的叙事诗,在二雅中为数不少。论其规模,虽然还称不上史诗,但已初具史诗雏型。许多诗各有侧重而又集中概括地叙述了周民族的发展史,颂扬了周民族的某些英雄与先王,如《小雅》中的《出车》《六月》《采芑》等,是反映周王朝中兴时期大举征伐玁狁的叙事诗。如《大雅·生民》,歌颂了周民族的始祖后稷在农业生产上创造的业绩。《大雅·公刘》,追述了周人远祖公刘率领族众迁徙与建设国家的史实。《大雅·绵》,叙写了周民族逐渐由穴居野处进化到室居的过程。《大雅·大明》则描写牧野战争之激烈,颂美周王朝的武力强大。又如《大雅·皇矣》《大雅·江汉》《大雅·常武》等,均为歌颂周天子文治武功的诗。
《雅》诗虽然大多是奴隶主贵族的作品,但因某些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社会生活图景和各阶层的思想意识;在形式上也达到了四言诗的成熟阶段,所以有一定的认识价值与审美意义。
《颂》诗基本是周天子及诸侯用于宗庙祭典的舞曲、祭歌与颂歌,其中的《周颂》,主要是西周王朝歌颂其统治者文德武烈的诗。有些较有特征的祭歌,如《思文》《天作》《清庙》《维天之命》等,就是通过祭祖追远之词以歌功颂德的。《鲁颂》中的《泮水》是歌颂鲁僖公伐楚之功的。《閟宫》则叙述周族的渊源、鲁人祖先的受封及其丰功伟业。《商颂》中的《那》《烈祖》《玄鸟》,是祭祖的乐歌;《长发》《殷武》是祝颂之词,同时叙述了商族的起源于宋襄公伐楚之役。此外,三颂中也有一些农事诗和畜牧诗,如《周颂》中的《臣工》《噫嘻》《丰年》《载芟》《良耜》,《鲁颂》中的《駉》等,对周代的农业与畜牧业生产情况有比较生动具体的反映。这些作品有一定的价值。
概言之,《风》中有很多民歌以现实主义精神表现了周代社会生活的某些重大内容,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具有较强的人民性。它给后世文学的影响不仅是巨大的,而且主要是积极的。但是《风》中也有少数诗歌是贵族士大夫所作,有的是对统治阶级的美化,如《周南·樛木》《召南·甘棠》等。
《雅》《颂》中的诗歌,多数是奴隶主阶级的作品,缺乏人民性,是剥削阶级腐朽没落的靡靡之音。如大奴隶主贵族的宴飨游乐之歌,有《小雅·鹿鸣》《小雅·鱼丽》《小雅·湛露》等。又有些是对奴隶主的政治代表的颂谀之词,如《小雅·蓼萧》《小雅·天保》《大雅·灵台》等。《颂》诗基本是周代宫廷诗人(乐师)或公卿士大夫所作的颂圣之谀词(三颂中尤以《周颂》为甚),其思想性与艺术性都不能和《国风》相提并论。
(二)艺术形式方面。
《诗经》的语言特色和创作技巧的丰富多彩的,我们只能约略地谈以下三点:
1.赋、比、兴。
《诗经》中赋的手法,即敷陈其事,直接表述某一事物或人物的言行情志,也可称为直陈法。南朝梁代钟嵘说:“直书其事,寓言写物,赋也。”宋代朱熹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例如《豳风·七月》,具体而有层次地叙写了奴隶们全年劳动过程及生活苦况,直截了当地将典型人物的思想言行和典型事物陈述出来,给人以深刻印象。
比的手法,是我国诗歌史上更为重要的思维形式与表现技巧。比,就是比拟、比喻,以物比物,以人比物,以物比人,而“所指之事常在言外”(朱熹)。《诗经》中常用这种手法,而且运用得十分圆熟巧妙。如《魏风·硕鼠》,以大老鼠来比喻贪婪地敲剥人民劳动果实的奴隶主。又如《郑风·有女同车》,诗人将美丽贞静的女子比作鲜美的“舜华” “舜英”(木槿花)。由于作者善于抓住人与事物本质特征,能够把握此一事物和彼一事物的内在联系、相似的特征或共同属性,所以善于运用比拟手法,创造佳妙的艺术效果。
兴的手法,主要通过联想与想象,借景抒情,托物起兴。《诗经》常有比、兴联用之例,兴而比,比而兴,往往是二者互补共振,相得益彰。如《周南·关雎》,借雎鸠鸟的鸣春求偶、相依相恋以兴起歌者对爱情的追求。《陈风·月出》,借皎皎明月以唤起歌者怀人之情,以月光之美烘托人物之美。还有《周南·桃夭》等诗,也多是兴中有比,比中寓兴,情景交融,形神统一,形成一种有高度审美意义的境界。
2.丰富的语汇。
《诗经》使用的是周代的“雅言(京畿通用的标准语),它是战国以后书面语言的前身,对统一我国古代汉民族语言文字(尤其是书面语言)起了奠基与先导作用。《诗经》大约使用了三千个单字,其中有些字一字多义,一字多用,如按字义计,就有四千多个单字。其中繁多的名词,都准确表示了人和事物的名称,仅就生物名词而言,就有草本植物一百种,木本植物五十四种,鸟类三十八种,兽类二十七种,昆虫及鱼类四十一种。动词也都非常准确生动地表示了人和动物的各种动作形态,光表示手的动作的词就达数十个。还有很多表示心理活动的比喻性的动词。特别是在《诗经》中出现了大量的合成词、助词、词组,这在汉语发展史上是一大进步和成就,为汉语言文字的发展提供了规范,开辟了道路。
3.鲜明生动的节奏感与音乐美。
《诗经》中所有的歌词本来都是可以演唱的,很多章句具有一唱三叹的特色。在诗歌中大量地运用了双声、叠韵、重言、叠字、叠句、叠章的方式,反复咏叹,使诗句节奏分明,音韵铿锵,和谐宛转,有浓重的韵律美。而更主要的是能反复地、步步加深加强地感染读者或听众,产生强大的艺术效应。这种复沓重叠的技巧,也是民歌的特色之一。此外,《诗经》中许多诗歌呈现出韵律优美自然、灵活多姿的特点。在句式上,虽以四言为主,但又不拘一格,变化自如。有的诗,句式兼有长短,参差交错,读来琅琅上口,如《邶风·式微》,只是一首三十二字的小诗,就有二言、三言、四言、五言的变化,这是审美的需要,也是表达情志的需要。韵律方面,常见的方式有:一、二、四句用韵;句句末尾用韵;隔句用韵(双句句尾用韵);单句句中用韵;单句句尾用韵;每句句中用韵;句首句尾同时用韵;每章换韵;全诗一韵到底,等等。
总之,《诗经》的内容与形式都达到了空前的境界,它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过深远的影响。我们应对它进行历史的辩证的整理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两三千年以来,对于《诗》的训诂解说是很多的,杂披纷呈,歧义百出,异说蜂起,莫衷一是,汉代大儒董仲舒“诗无达诂”一语,就反映了这种情形。现在,我们读《诗》,如何从纷乱陆离的众说中理出一点头绪,从而较为正确地理解《诗》的真义呢?除了从根本原则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与方法外,从具体方面说,还应以科学态度博观约取,详审慎择。对争议较大的问题,尤应抱严肃认真的态度,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与主旨,深入钻研各家见解,进行比较分析,鉴别真伪良莠,去伪存真,去芜取菁,力求寻出一个较为科学的结论。我们的基本态度应该是实事求是,既不迷信盲从,也不武断自是;不要“想当然耳”,凿空臆测;而要追本穷原,知其所以然。我们应力求以正确的态度与方法,去钻研文学遗产,批判地继承它,争取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在批判继承我国文学遗产方面我也想竭尽绵力,做一点整理研究工作,与朋友们一起学习探讨。出于这种朴素的愿望,也就不揣谫陋,贸然作译注《诗经》的尝试。拙稿对《诗》的内容与形式,以及有关问题,做了简要的评介,并对全部作品作了语译、注释考证与题解。在撰写中,个人主观上想尽力做到以下几点:
语译方面:忠于原作,力求不失本义;译文口语化,尽量保持原诗的固有艺术特色,适当掌握灵活性,不泥于一字一词而生硬翻译;借鉴于《诗》,尽可能地体现原作的押韵方式,同时,对某些字句的音韵灵活运用;译文与原诗并列,便于对照参阅。
题解方面:对每首诗的中心思想或时代背景,作简括的提示,力求符合原诗的本来面目。
注释考证方面:认真考辨古今学者对《诗》的传、笺、注、疏,判明是非得失,择善而从,并以笔者体悟之心得,用通俗明白的现代汉语,解释字、词、语句的含义,力求概念明确;对某些疑难问题,加以考证,略附援引,以供参考。
学术延伸方面:阐发古今学者对《诗》的简介及笔者自己的看法,对一些错简进行了质疑等。
除古人在《诗经》方面的专著外,在现今的学术界,也有许多造诣高深的专家做过《诗》的研究工作。我从这些师友们的著述中,受到很多教益。我诚挚地深表谢意,并且虚心地向师友们不断学习。
由于自己才疏学浅,译注古籍,痛感绠短汲深,力不从心,偏颇谬误,实所难免。诚恳希望专家及读者们严加教正,开我茅塞。不胜感戴之至。
书籍介绍
《诗经》是我国诗歌发展史的光辉开端。本书作者对《诗经》的全部作品做了语译、题解、注释考证。译文流畅,忠于原作;题解对每首诗的中心思想或时代背景做简括提示;注释详实,字必有解,言必有据,疑难之处,考辨古今学者对《诗经》的传、笺、注、疏,判明是非得失,择善而从。本书适用于一般爱好《诗经》的读者,同时,注释考证征引资料丰富,可作为《诗经》研究者的工具书。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5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3分
网站更新速度:9分
使用便利性:3分
书籍清晰度:3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9分
加载速度:9分
安全性:3分
稳定性:9分
搜索功能:5分
下载便捷性:7分
下载点评
- 情节曲折(393+)
- 差评(236+)
- 五星好评(618+)
- 引人入胜(113+)
- 经典(148+)
- 品质不错(677+)
下载评价
- 网友 瞿***香:
非常好就是加载有点儿慢。
- 网友 谢***灵:
推荐,啥格式都有
- 网友 戈***玉:
特别棒
- 网友 郗***兰:
网站体验不错
- 网友 堵***格:
OK,还可以
- 网友 敖***菡:
是个好网站,很便捷
- 网友 晏***媛:
够人性化!
- 网友 利***巧:
差评。这个是收费的
- 网友 宫***玉:
我说完了。
- 网友 扈***洁:
还不错啊,挺好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孔***旋:
很好。顶一个希望越来越好,一直支持。
- 网友 曾***文:
五星好评哦
- 网友 马***偲:
好 很好 非常好 无比的好 史上最好的
- 网友 相***儿:
你要的这里都能找到哦!!!
喜欢"诗经译注"的人也看了
道路货物运输驾驶员从业知识培训教材 人民交通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天使百人会成长印记:读懂中国天使投资人 胡雪琴 等著 电子工业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Java程序设计基础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化学其实很简单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Montreal & Quebec City Encounter (Best Of)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移动电子商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鱼饵配制及使用技法新编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寻找魔球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978731203315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写给小学生看的相对论(第2版,全4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3~5岁我的第一本思维游戏书.玩贴纸 布克布克 编 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公司信贷应试指南(精华版,近期新版) 中国铁道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跨国并购后的整合:有效规划的案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三秦瑰宝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启动创造力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新华书店自营店】艺术,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侗乡鱼米/寻找桃花源中国重要农业遗产地之旅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一生之旅 诠释生命与梦想的创新图像小说 记录人从出生、成长、衰老到离开世界的人生轨迹 探索与体验生命之美 本世纪百部漫画作品TOP9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国民事诉讼法教程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3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3分
文字风格:7分
语言运用:4分
文笔流畅:4分
思想传递:9分
知识深度:5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7分
章节划分:6分
结构布局:7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9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6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