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电子书下载地址
- 文件名
- [epub 下载]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epub格式电子书
- [azw3 下载]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azw3格式电子书
- [pdf 下载]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pdf格式电子书
- [txt 下载]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txt格式电子书
- [mobi 下载]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mobi格式电子书
- [word 下载]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word格式电子书
- [kindle 下载]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kindle格式电子书
寄语:
杨蕴萍作序推荐,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认证精神分析师童俊、王倩、仇剑崟、杨学、李樱、宋钻豪联合力荐
内容简介:
“论弗洛伊德的《有止境和无止境的分析》”是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分册,目的在于促进精神分析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目前该系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精神分析专业的教学辅导书。 本书开篇首先呈现弗洛伊德的经典论文《有止境和无止境的分析》,然后由国际杰出的精神分析学者和理论家围绕该论文进行主题讨论。每位讨论者首先概述弗洛伊德论文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澄清其中不明确的概念,然后讨论者会以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思考方式整理出弗洛伊德论文中的重要思想与当代议题之间的发展脉络。 本书试图带领精神分析学科的学习者深入思考这些议题,希望他们阅读此书如同与国际杰出的精神分析师们进行深入的对话。
书籍目录:
001导论
约瑟夫·桑德勒(Joseph Sandler)
埃塞尔·S.珀森(Ethel Spector Person)
彼得·冯纳吉(Peter Fonagy)
009部分《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1937)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043第二部分关于《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的讨论
045以一个新视角看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雅各布·A.阿洛(Jacob A.Arlow)
057有限的和无限的分析
哈拉尔德·勒波尔德·洛温塔尔(Harald Leupold-Lwenthal)
079关于《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教学
戴维·齐默尔曼(David Zimmermann)
A.L.本托·莫斯塔迪罗(A.L.Bento Mostardeiro)
094分析性治愈的障碍
特图·埃斯凯琳·德福尔奇(Terttu Eskelinen de Folch)
106论元心理学与终止
阿诺德·M.库珀(Arnold M. Cooper)
123弗洛伊德晚期作品中的本能
安德烈·格林(André Green)
138弗洛伊德:虚构的对话
戴维·罗森菲尔德(David Rosenfeld)
161专业名词英中文对照表
作者介绍:
约瑟夫.桑德勒:伦敦大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纪念教授、精神分析学部主任,英国精神分析学会培训和督导分析师,国际精神分析协会主席。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1.国际精神分析协会组织全球范围的精分大咖解读弗洛伊德经典论文。
2.在发展的脉络上重读弗洛伊德经典论文,呈现精神分析领域相应议题的新进展。
3.由国际精分协会精神分析师候选人承担翻译,准确呈现原著内容。
4.杨蕴萍作序推荐。
前言
在2021年开年之际,这套“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第二辑”的中文译本即将出版,这实在是一个极好的新年礼物。
在说这套书的内容之前,我想先分享一点我个人学习精神分析理论过程中那种既困难又享受、既畏惧又被吸引的复杂和矛盾的体会。
点是与同行们共有的感觉:精神分析的文献和文章晦涩难懂,就如《论弗洛伊德的〈分析中的建构〉》的译者房超博士所感慨的那样:
在初翻译《论弗洛伊德的〈分析中的建构〉》时,有种“题材过于宏大”的感觉,后现代的核心词汇“建构”又如何与“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呢?整个翻译的过程,有种“上天入地”的感觉,关于哲学、历史和宗教,关于各种精神分析的专有名词,有些云山雾罩……
但也恰恰是透过精神分析内容的深奥,才能感受到其知识领域之宽广、思想之深刻、眼光之卓越,虽难懂却又让人欲罢不能。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和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怀有敬畏之心,甚至需要动用自己的全部心智和开放的心态。终,或收获类似房超博士的体验:“但后,当将所有的一切和分析的历程,和被分析者以及分析者的内在体验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一切都又变得那么真实、清晰和有连接感。”
我想说的第二点,是精神分析文献虽然晦涩难懂,但也可以让人“回味无穷”。正如《论弗洛伊德的〈哀伤与忧郁〉》的译者蒋文晖医生所言:
弗洛伊德的《哀伤与忧郁》是如此著名,如此经典,几乎没有一个学习精神分析的人不曾读过这篇文章。就像一百个人读《哈姆雷特》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我相信一百个人读《哀伤与忧郁》也会有一百种感悟、体会和理解。而就算是同一个人,每次读的时候又常常会有新的理解。所以在我翻译这本书的时候,既有很大的压力,但也充满了动力,就好像要去进行一场探险一样,因为不知道这次会发生什么……
这也引出了我想说的第三点,当我们不仅是阅读,而且要去翻译精神分析文献时,那就好比是专业上的一次攀岩过程,或是一场探险,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经历的是脑力、心智、专业知识储备和语言表述能力的多重挑战。正如译者武江医生在翻译《论弗洛伊德的〈论潜意识〉》后的感言:
……拿到这本《论弗洛伊德的〈论潜意识〉》著作的翻译任务后,我的心情难免激动而忐忑。尽管经过多年的精神分析理论学习,对于弗洛伊德的《论潜意识》的基本内容已有大概了解,但随着我开始重新认真阅读这篇写于100年前的原文,我的心情却逐渐变得紧张而复杂。这篇文章既结合了客观的临床实践和观察,又充满主观上的天马行空的想象,行文风格既结构清晰和紧扣主题,又随性舒展和旁征博引。一方面我为弗洛伊德的大胆假设而拍案叫绝,另一方面又感到里面有些内容颇为晦涩难懂,需要从上下语境中反复推敲其真正含义。有时候,即使反复推敲,我还是经常碰到无法理解之处,甚至纠缠在某个晦涩的句子和字词的细节之中难以自拔,这使翻译陷入困境,进程变慢……后来我开始试着用精神分析的态度去翻译这部作品,即抱着均匀悬浮注意力,先无欲无忆地反复阅读这部作品,让自己不去特别关注某个看不懂的句子和词语,而只是全然投入到阅读过程中(倾听过程),在逐渐能了解作品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后,那些具体语句和其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变得逐渐清晰。
第四点,阅读精神分析文献和书籍,不仅会唤起我们对来访者的思考和理解,也会唤起我们对自己及人性与社会的思考。阅读不仅有助于心理治疗与咨询的知识积累和技能提高,更能深化对生命与人性的态度和理解,这也是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培训中所传达的内涵。在这样的语境下,心理治疗中的患者不再仅仅是一个有心理困扰及精神症状的个体,同时也是在心理创伤下饱经沧桑却尽可能有尊严地活着的、有思想的、有灵魂的血肉之躯。从这个意义上讲,心理治疗与咨询中真正的共情只能发生在直抵患者心灵深处之时,那就是当我们不仅仅作为治疗师,同时也作为一个人与患者的情感发生共振的时候。
在此,我想引用《论弗洛伊德的〈女性气质〉》的译者闪小春博士的感想:
翻译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一份工作、一种学习,也是一场通往我的内心世界和自我身份之旅,虽然这是一本严肃的、晦涩难懂的专业书,但其中的部分章节却让我潸然泪下,也有一些部分激励我变得坚定。对我个人而言,有挑战的部分在于,如何思考和践行“作为一个自由、独立和有欲望的人(不仅是女人)”——不仅是在我的个人生活中,也在我的临床工作中。
后说的第五点体会是,尽管这门学科博大精深,永远都有学不完的知识,精神分析师的训练和资质获得也很不容易,但这不应该成为精神分析心理治疗师盲目骄傲或过分自恋的资本。心理治疗师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在可终结与不可终结之间不断探索和寻求平衡的过程。“学海无涯”不一定要“苦作舟”,也可以“趣作舟”,当然“勤为径”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职业当作事业来做时,大概就可以认为是接近“心存高远”的境界了吧。
下面就弗洛伊德五篇文章及五本书的导论做一个读后感式的总结。
部:《论弗洛伊德的〈哀伤与忧郁〉》
导论作者马丁·S.伯格曼(Martin S. Bergmann)认为,这篇文章是弗洛伊德杰出的作品之一,他称赞道:“不断地比较正常的和病理性的事物是弗洛伊德的伟大天赋之一,这种天赋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弗洛伊德’成为二十世纪不朽的名字之一。”我对弗洛伊德这篇文章中印象深刻的一句话是:“在哀伤中,世界变得贫瘠和空洞(poor and empty);在忧郁中,自我本身变得贫瘠和空洞。”想到100多年前弗洛伊德就对抑郁有了如此深入的解读,就再一次感到这位巨匠的了不起。导论作者对本书的每一章都做了总结,归纳如下三点:
一是将对弗洛伊德思想持不同观点的分析师们划分为异议派、修正派及扩展派。这部论文集的作者来自七个国家,他/她们多数受修正派克莱茵的影响(但导论作者又认为好把她看作扩展者)。他强调,“享受阅读本书的先决条件是对当前IPA内部观点的多样性持积极的态度”。
二是谈及《哀伤与忧郁》,就必然要涉及弗洛伊德另外一篇著名的文章《论自恋》,前者是对后者的延伸,被看作是弗洛伊德从所谓的驱力理论到客体关系理论的立场转变。
三是哀伤的能力是我们所有人都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进一步而言,“哀伤过程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为了修通爱的客体的丧失,二是为了摆脱一个内在的、迫害性的、自我毁灭性的客体,这个客体反对快乐和生命”。
第二部:《论弗洛伊德的〈论潜意识〉》
导论作者萨尔曼·艾克塔(Salman Akhtar)认为,弗洛伊德的《论潜意识》这篇文章涵盖了“个体发生、临床观察、语言学、神经生理学、空间隐喻、通过原初幻想来显示的种系发生图式、思维的本质、潜在的情感”等非常广阔的领域,并且与他的另外四篇文章(指《本能及其变迁》《压抑》《关于梦理论的一个元心理学补充》《哀伤与忧郁》)一起,做到了弗洛伊德自己希望达成的“阐明和深化精神分析的系统”。
导论作者从弗洛伊德的这篇文章中提炼出了12个命题,“以说明它们是如何被推崇、被修饰、被废弃,或被忽视的”。他在导论的结束语中对本书做了简短的概括和总结,并给予了高度评价。对于这本书的介绍,我想不出还有比直接推荐读者先看艾克塔博士的导论更为合适的选择,特别是他做出的12个命题的归纳和总结,我认为是精华中的精华。相信读者在阅读这本书时会首先被他的导论吸引,因为导论本身已经可以被视为一篇独立的、富有真知灼见的文章了。
我个人特别喜欢弗洛伊德对潜意识做出的非常生动的比喻:“潜意识的内容可比作心灵中的土著居民。如果人类心灵中存在着遗传而来的心灵内容——类似于动物本能——那它们构成了Ucs.的核心。”
第三部:《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
这篇文章写自弗洛伊德的晚年(发表于1937年),也是相对不那么晦涩难懂的一篇文章。“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这样的命题本身就让人联想到永恒与无限的话题,同时也自然而然地想到我们自己接受精神分析时的体验以及我们的来访者。导论作者认为“这篇阐述具体治疗技术的论文实质上是一篇高度元心理学的论文”,这让我联想到关于精神分析师的工作态度的议题。读了弗洛伊德的原文和三位作者写的导论,并参考译者林瑶博士的总结之后,归纳以下几点:
(1)精神分析对以创伤为主导的个案能够发挥有效的疗愈作用,而阻碍精神分析治疗的因素是本能的先天性强度、创伤的严重性,以及自我被扭曲和抑制的程度。也就是说,这三个因素决定了精神分析的疗效。
(2)精神分析治疗起效需要足够的时间。弗洛伊德列举了两个他自己20年前和30年前的案例来说明这个观点,他指出:“如果我们希望让分析治疗能达到这些严苛的要求,缩短分析时长将不会是我们要选择的道路。”
(3)精神分析的疗效不仅与患者的自我有关,还取决于精神分析师的个性。弗洛伊德提出,由于精神分析工作的特殊性,“作为分析师资格的一部分,期望分析师具有很高的心理正常度和正确性是合理的”。虽然他提出的分析师都应该每五年做一次自我分析的建议恐怕没有多少人能做到,但精神分析师需要遵从的工作原则就如弗洛伊德所说:“我们绝不能忘记,分析关系是建立在对真理的热爱(对现实的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拒绝任何形式的虚假或欺骗。”导论作者认为,弗洛伊德在这篇文章中对精神分析中不可逾越的障碍提出了清晰的见解,“这些障碍并非出于技术的限制,而是出于人性”。
第四部:《论弗洛伊德的〈女性气质〉》
我在通读了一遍闪小春博士翻译的弗洛伊德的《女性气质》及导论之后,有一种感触颇多却无从写起的感觉。当我看了导论中总结的弗洛伊德文章中提出的富有广泛争议的几个议题后,便自然地推测这本书应该是集结了精神分析领域关于女性气质研究的广泛和深刻的洞见与观点。导论的作者之一利蒂西娅·格洛瑟·菲奥里尼(Leticia G. Fiorini)是IPA系列出版丛书的主编,她在《解构女性:精神分析、性别和复杂性理论》(Deconstructing the Feminine: Psychoanalysis, Gender and Theories of Complexity)一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描述:“人们所属的性别是由母亲的凝视和她们所提供的镜像认同支撑的,而这些则为人们提供了一种有关女性认同或男性认同的核心想象。”
关于女性气质的论述让我自然地联想到中国文化中男尊女卑的观念对中国女性身份认同的影响,我想这远比弗洛伊德提出的女性的“阴茎嫉羡”要严重得多。虽然如今中国女性已经获得了更高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及话语权,但在我们的心理治疗案例中,受男尊女卑观念伤害的中国女性来访者仍然比比皆是。我想译者闪小春博士对本书作者观点所作的总结也应该是中国女性的希望所在:“女孩三角情境的终极心理现实不是阴茎嫉羡而是忠诚和关系的平衡问题……在女性气质和男性气质形成之前的生命之初,有一个非性和无性的维度,即人性的维度……当今,女人不再被视为仅仅是知识和欲望的客体,是‘另一性别’,是‘他者’;她也可以成为自己,可以超越二分法的限制,从一个自由的位置出发,根据自己的需要创造性地选择爱情、工作、娱乐、家庭和是否成为母亲。”
第五部:《论弗洛伊德的〈分析中的建构〉》
这篇文章也是弗洛伊德的晚年之作,是对精神分析治疗本质的一个定性和论述,大家所熟知的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的治疗过程比喻为考古学家的工作就是出自这篇文章。但在这篇文章中,他也强调了精神分析不同于考古学家的工作:①我们在分析中经常遇到的重现情形,在考古工作中却是极其罕见的……建构仅仅取决于我们能否用分析技术把隐藏的东西带到光明的地方;②对于考古学家来说,重建是他竭尽努力的目标和结果,然而对于分析师来说,建构仅仅是工作的开始。接着,他又借用了盖房子的比喻,指出虽然建构是一项初步的工作,但并不像是盖房子那样必须先有门窗,再有室内的装饰。在精神分析的情景里,有两种方式交替进行,即分析师完成一个建构后会传递给被分析者,以便引发被分析者源源不断的新材料,然后分析师以相同的方式做更深的建构。这种循环以交替的方式不断进行,直到分析结束。
在文章的后,弗洛伊德将妄想与精神分析的建构做了类比,“我还是无法抗拒类比的诱惑。病人的妄想于我而言,就等同于分析治疗过程中所做的建构……我们的建构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恢复了被丢失的经验的片段;妄想之所以有令人信服的力量,也要归功于它在被否定的现实中加入了历史的真相”。
这本书导论的作者乔治·卡内斯特里(Jorge Canestri)也是一位多次来我国做学术交流和培训的资深精神分析师。他对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做了精练的概括和总结,给读者提供了很好的阅读索引。
这套书中文译版初稿完成恰逢IPA 在中国大陆的分支学术组织——IPA中国学组(IPA Study Group of China)被批准成立之时(2020年12月30日IPA网站发布官宣)。从2007年IPA中国联盟中心(IPA China Allied Center)成立,到2008年秋季批IPA候选人培训开始,再到2010年IPA首届亚洲大会在北京召开、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旗下的精神分析专委会成立,我们感受到两代精神分析人的不懈努力。非常感谢IPA中国委员会(IPA China Committee)和IPA新团体委员会(International New Group Committee)对中国精神分析发展的长期支持,以及国内精神分析领域同道们的共同努力。
当然,能使这套书问世的直接贡献者是八位译者和出版社,除了我上面提及的房超、蒋文晖、武江、闪小春、林瑶外,译者还有杨琴、王兰兰和丁瑞佳,他/她们都是正在接受培训的IPA会员候选人,也是中国精神分析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在撰写这篇序言前,邀请每本书的译者写了简短的翻译有感,然后节选了其中的精华编辑在了序言的前半部分。
在将要结束这篇序言时,我意识到去年此时正是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日子,心中不免涌起一阵悲壮和感慨。我们生活在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人类在大自然中的生存和发展早有定律,唯有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和努力善待我们周围的人与环境才是本真,而达成这一愿望的路径之一就是用我们的所学所用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相信这套书会为学习和实践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同道们带来对人性、对精神分析理论与技术的新视角和新启发,从而惠及我们的来访者。
杨蕴萍,2021年1月23日于海南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主任医师、教授
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认证精神分析师
IPA中国学组(IPA Study Group of China)
书籍介绍
“论弗洛伊德的《有止境和无止境的分析》”是国际精神分析协会(IPA)《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中的一个重要分册,目的在于促进精神分析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目前该系列已经在世界范围内成为精神分析专业的教学辅导书。 本书开篇首先呈现弗洛伊德的经典论文《有止境和无止境的分析》,然后由国际杰出的精神分析学者和理论家围绕该论文进行主题讨论。每位讨论者首先概述弗洛伊德论文的重要贡献和深远影响,澄清其中不明确的概念,然后讨论者会以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或思考方式整理出弗洛伊德论文中的重要思想与当代议题之间的发展脉络。 本书试图带领精神分析学科的学习者深入思考这些议题,希望他们阅读此书如同与国际杰出的精神分析师们进行深入的对话。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5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6分
书籍清晰度:4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9分
是否包含广告:6分
加载速度:6分
安全性:6分
稳定性:5分
搜索功能:4分
下载便捷性:3分
下载点评
- 一星好评(641+)
- 赞(166+)
- 体验还行(619+)
- 快捷(553+)
- 种类多(662+)
- 二星好评(362+)
- 三星好评(298+)
- 四星好评(658+)
下载评价
- 网友 菱***兰:
特好。有好多书
- 网友 步***青:
。。。。。好
- 网友 屠***好:
还行吧。
- 网友 辛***玮:
页面不错 整体风格喜欢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訾***晴:
挺好的,书籍丰富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国***芳:
五星好评
- 网友 石***烟:
还可以吧,毕竟也是要成本的,付费应该的,更何况下载速度还挺快的
- 网友 丁***菱: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仰***兰:
喜欢!很棒!!超级推荐!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 网友 訾***雰:
下载速度很快,我选择的是epub格式
喜欢"国际精神分析协会《当代弗洛伊德:转折点与重要议题》系列--论弗洛伊德的《可终结与不可终结的分析》"的人也看了
考研英语强化指导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11秋课时作业本 4年级英语上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新正版 法语阅读理解书系 娱乐卷 张璐 张新木 编著 法语学习 法语读物 法语阅读 东华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母亲在,家在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如何吸引客户——动机因素分解训练手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更好的关系更轻松的教育-小学阶段家庭陪伴成长指南( 货号:754761875)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芙蓉镇 【正版保证】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小学数学思维训练五年级活动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海外直订Coloring With The Candidate For Presid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 与美国总统候选人着色:儿童和成人抽象艺术着色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日本谣曲选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安逸的自己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九型人格与血型密码 毛定娟,黄亚男 编著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正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港珠澳大桥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Django项目开发实战9787302552239 正版新书希望阶梯图书专营店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独闯西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汉译名著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星云大师谈幸福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天路公考·黑龙江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详解(2014最新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小学生笔顺规范字典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猫兔疯1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5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5分
文字风格:9分
语言运用:7分
文笔流畅:3分
思想传递:8分
知识深度:8分
知识广度:8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8分
结构布局:4分
新颖与独特:9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3分
现实相关:5分
沉浸感:9分
事实准确性:8分
文化贡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