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小书 国学讲演录(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大家小书 国学讲演录(精)电子书下载地址
寄语:
简明易懂的“国学概论”讲义,大师的国学课,传统文化的入门书
内容简介:
程应镠先生以古稀之年亲上讲台讲授“国学概论”基础课,这本《国学讲演录》便是当年他为本科生上课的讲义。讲义包括《经学举例》《史学通说》《诸子概论》《文学略说》四部分,“讲的都是国学中的精华”,既有初级入门的针对性,又有教学互动的现场感,成一家之言,是一本简明易懂的传统文化入门读物。本书还收录了程应镠先生所著《玄学略论》《玄学与诗》《中国文化三题》《历史的真实与通变》等主要历史著作和论文。书中各篇集中讨论了儒学传统、社会演变、家族形态等诸方面相结合,以个案为基础,深入地进行了探索。程先生前半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以陈寅恪为圭臬;后期转治宋史,蔚然一代大家。
书籍目录:
001/引言
007/经学举例
044/史学通说
106/诸子概论
144/文学略说
附录
178/中国文化三题
194/论新中国文化的创造
212/历史的真实与通变
232/谈历史人物的研究
248/玄学略论
261/玄学与诗
作者介绍:
程应镠(1916—1994),出生于江西省新建县大塘乡,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史和宋史研究。1935年考入燕大历史系,抗战爆发后借读武汉大学,后转入西南联大历史系学习。1940年毕业后奔赴抗战前线。1949年以后,曾在高桥中学与光华大学等学校任教,后调到上海师范专科学校任历史科主任,成为上海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学科的奠基者。主要著作有《南北朝史话》《范仲淹新传》《司马光新传》《流金集》等。
出版社信息:
暂无出版社相关信息,正在全力查找中!
书籍摘录:
暂无相关书籍摘录,正在全力查找中!
在线阅读/听书/购买/PDF下载地址:
原文赏析:
暂无原文赏析,正在全力查找中!
其它内容:
编辑推荐
这册《国学讲演录》的特色略有如下方面:
其一,初级入门的针对性。由于当年听课对象都是未窥文献学之门的大学生,课时也有限制,而国学知识的涵盖面却不容有大缺漏。讲稿必须拿捏得当,体现出独有的针对性。
其二,教学互动的现场感。流金师对讲课有其境界追求:“每上完一节课,就像是写了一首诗,完成了一篇创作。”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习惯将每堂课要讲的每句话写成讲稿,及至开讲却并不完全受讲义拘束。
其三,一家之言的启悟性。同样讲“国学概论”,每个名家取舍未必尽同,评骘也有出入。这册讲义也是流金师的一家言,其中不乏独到之见。
书摘插图
引??言
国学就是中国之学。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是非常丰富的,《汉书·艺文志》根据刘向、刘歆的分类,把它分为七略,即辑略(集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和方技略,大凡三万三千九十卷。魏荀勖分为四部,甲部为六艺和小学,乙部为诸子,丙部为史学,丁部为诗赋。至隋始以经、史、子、集为四部,至清不改。国学也就是四部
之学。
四部之学,包括的范围极广,文学、史学、哲学当然都包括。医学、农学,我国古代是十分出色的。还有军事学,如《孙子兵法》,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无疑地也依然是杰出的。我们要讲的,只能限于哲学、史学和文学。这个内容就十分丰富,只能讲个大概。
为什么要讲这一门课呢?主要是想让大家了解一点我国古代的文化。我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这是没有问题的。到过北京,看到天坛、长城,无不为之惊叹。在西安参观秦兵马俑,看昭陵、乾陵,你们大概也会为二千年前和一千三百年前的人们的思想、技术、力量所慑服。你们读《论语》,能不为那一位伟大教师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的肺腑之言所感动吗!读《孟子》,“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对那些无视人民痛苦的国君、贵族,他不禁破口大骂了。孔子和孟子是儒家,他们的书,在我国近现代史中,有好几回是要被焚的,但其中肯定是有一些好东西,我们是要拿过来的,是要继承的。
近,我看到一篇文章,说中国文学的传统不如人,没有史诗,没有戏剧,小说也差劲。没有史诗,是个事实。戏剧,在元朝就很发达。元灭宋是1279年,为明所灭是1368年。关汉卿是元人,著名戏剧《窦娥冤》,这是人人都知道的。这位作者还说,秦汉以后,文学上继承的不是《楚辞》,而是《诗经》,很为此惋惜。《楚辞》是南方的文学,《诗经》代表的当然是北方。过去,总是风骚并提。从形式上说,《诗经》比《楚辞》简单。春秋战国时期,南方的文化是很发达的。庄周、屈原都是南方人,他们的作品,文学价值也是很高的。《逍遥游》和《九歌》,都充满了幻想。但说秦汉以后我国文学继承的只是《诗经》,因而贬低我们的文学传统,就不合乎事实了。
也有文章说我们的史学还不成熟(大意如此)。在封建社会中,我国史学为发达。二千年前,司马迁就提出他写作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是很了不起的。你们有兴趣,去翻一翻希罗多德的书,那只不过是一些纪事、纪闻的杂录,比起《史记》,就显得非常幼稚了。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或译为《南希腊战争》),虽然完整地记述了这一次古代希腊的大战争,但和《史记》所记的战争比较,也就使人觉得浅得很!我们的史学并没有停止于此。刘知幾、杜佑、司马光、郑樵、章学诚都有发展,有贡献。以古为鉴的作史目的,实际上也是在史学的领域内对古今关系的一种解决。
对我国古代文化的评价,并不等于对我国四部书的评价,当然也不等于对我国古代史学、文学的评价。
有一种流行的见解,认为中国哲学家着重讲做人,西方哲学家着重讲求知,“中国哲学中认识论不占重要地位”。这也是不合乎事实的。先秦诸子,对“名实”问题的讨论,对天人关系的讨论,宋元学者对“道”与“器”的讨论,是不是认识论的问题呢?李约瑟教授认为,中国的科学技术,明以前,一直处于领先的地位,这是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大概是没有人否认的。只着重讲做人,和这一事实是背离的;说中国“长于伦理而忽于逻辑”,和这一事实也是背离的。很难设想,没有正确的逻辑,能在科学技术方面跨出这么大的步子吗?!近,冯契同志写了一部书,叫作《中国古代哲学的逻辑发展》,在论“哲学史上的认识论问题”时,对于这个问题,有很正确的见解,做了很好的分析。
我国古代思想重伦理,特别是儒家,当然也是事实。重伦理是不是也是个优良传统呢?我的答复是肯定的。伦理,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重视正确对待人,正确处理各种关系。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就是关系。我们现在说同志关系、师生关系、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个人与集体关系,这些关系也都要正确对待。研究这些关系并提出行为的规范,就是伦理学的任务。西方哲学,认识论求真,美学求美,道德学或伦理学求善。要建立社会主义的道德,也要有所继承。在这方面,我国古代确也有优良传统。国学概论这门课,对于我国古代文化的优良传统,都要讲到。当然,精华是与糟粕并存的。我希望,我能尽量做到:讲的都是国学中的精华。
下面,我将按照经学、史学、子学、文学四方面,也就是经、史、子、集四部分来讲。过去,我曾讲过经学和史学,这两部分的内容可以说是旧的了,当然,也不会完全和过去一样,也会有一些增删,会有一些新的东西。子学和文学,讲课的内容就是全新的了;这两个部分,是我业余的兴趣所在,从幼年开始,我就读《诗》,读《论语》、《孟子》和《庄子》,这两方面的兴趣,至老不衰。我以为学习历史,特别是中国史的人,必须有这两方面的知识。
前言
程应镠先生与他的《国学讲演录》
虞云国
程应镠(笔名流金)先生的《国学讲演录》曾编入《流金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这是程门弟子为他从教五十周年编的论文集,但出版已在他去世次年。其后又辑入《程应镠史学文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这次,承蒙北京出版社列入“大家小书”系列,以便面向更多的读者。借此机会,对该书相关问题略作评介。
一
1983年9月,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成立,流金师出任所长;古籍研究所成立之日,也是其下属古典文献专业首届开学典礼之时。那年年初,为推进新时期古籍整理人材的培养,全国高校古籍整理委员会决定,除北京大学中文系原设的古典文献专业外,在三所高校增设同一本科专业。经流金师多方努力与再三争取,上海师大与原杭州大学、南京师范学院同时获准。他对文献专业建设极为重视,不但亲自遴选在读的历史、中文两系优秀学生转为文献专业首届本科生,而且亲力亲为地确定了课程设计与师资配备。
1985年,文献专业通过高考直招新生,与此前从文史两系转入的在读生有所不同,入学之初,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即便不是略无所知,也是知之不多的。针对这一现状,在文献专业迎新会上,流金师语重心长地告诫他们:
为了国家的需要,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我们要整理古籍,要建立这样的一个专业。你们将要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思想、历史、科学。要学好这个专业是不容易的。“先难而后获”,要经历一些崎岖、艰难,才能有所收获。要立志,要下决心为建设我们的新文化作出贡献。要在这方面成为专家,大学四年,只不过打基础。(《程应镠先生编年事辑》508页)
为了尽快让这批新生进入角色,学好专业,流金师以古稀之年亲上讲台讲授“国学概论”基础课。《国学讲演录》便是当年他为本科生上课的讲义。
此前,他曾讲过经学与史学,但讲“国学概论”中《经学举例》与《史学通说》时仍颇有增删调整,加入了新内容;而《诸子概论》与《文学略说》则完全是新写的。据其《复出日记》,1985年9月22日,“写《国学概论》绪言,得三千五百字”。这是他开笔写讲义之日,其后这类日记颇多:10月13日,他为备课,“重读《先秦名学史》”;12月1日,“写讲稿,写毕韩非子”;12月22日,“写《国学概论》讲稿,完成子学后一章”。1986年4月4日,“写中国文学略论二千余字”;当月,他数次记及“续写文学讲稿”,后一条为25日。故可推断,他写《国学概论》讲义终于此日。
这门课程讲授始于1985年新生入学不久,与讲义起稿几乎同步。《复出日记》也有记载:这年10月7日,“上课,孔子还未讲完”;10月14日,“讲孔子毕,开始讲孟荀”;10月21日,“上课,仅讲毕孟子,荀子开了个头”。当年,流金师学术活动频繁,但即便外地赴会,必定及时补上,1986年4月25日记有“晚为学生补上两小时课”。同月,他决定辞任所长,在辞职报告里特别声明:“本学期所授《国学概论》一课,当继续讲毕。”足见他对这门课程有多重视。这年9月,在改任名誉所长前,他与文献专业学生再次座谈学习及课程设计,在交接讲话时强调:“古文献专业,我们已办过一届,事实证明,他们毕业后是有工作能力的,这同我们的课程设置有关。”不言而喻,流金师说的课程设置,当然包括他亲自设席的“国学概论”。遗憾的是,由他精心设计的这门课程,仅上过一轮;但所幸的是,他为这门课留下了相对完整的授课讲义。
二
这册《国学讲演录》的特色略有如下方面。
其一,初级入门的针对性。由于当年听课对象都是未窥文献学之门的大学生,课时也有限制,而国学知识的涵盖面却不容有大缺漏。讲稿必须拿捏得当,体现出独有的针对性。例如,他在《史学通说》里先概述了史籍分类与史书体例,其后仅着重评述了纪传体与编年体,而不再介绍其他类别与体裁。之所以如此酌定,显然考虑到,这两类史书构成了中国古代史的基础史料,是文献专业本科生必须掌握的,其他内容随着他们学习的循序渐进,不难自学解决。而“史与论”一节则较充分地论列了史与论的关系,史料的收集与整理,史论、史识与史德等,也无非认为这些史学理论与方法对学生是必不可少的。再如,《文学略说》开头交代,这部分“小说、戏曲就不讲了”,但随即点明“王国维、鲁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都超越前人”,既表明并非把小说、戏曲划出国学,也意在开示学生自去参看《宋元戏曲史》与《中国小说史略》,补上这一环节。
其二,教学互动的现场感。流金师对讲课有其境界追求:“每上完一节课,就像是写了一首诗,完成了一篇创作。”为了达到这种境界,他习惯将每堂课要讲的每句话写成讲稿,及至开讲却并不完全受讲义拘束。他在《国学讲演录》中,往往将自己的经历、体悟与感情倾注其中,讲稿背后有其人在。例如,讲《离骚》时自述曾集《离骚》句为挽联凭吊闻一多,讲词的平仄与押韵时,引自己“历尽风霜”重到杭州作《临江仙》以寄感慨,都令读者能想见其为人。国学内容尽管专深,但从讲义仍能一窥他授课时语言的生动性与叙述的细节化。例如,他讲汉高祖“不好儒”,却召儒士叔孙通定朝仪,牵绾《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所载说:“刘邦不欢喜他,至于他是否也被刘邦脱掉帽子,在里边撒过尿,就不知道了”;“叔孙通大概也是很识相的,弟子有一百多,他一个也不向刘邦推荐,推荐的尽是‘群盗壮士’”,形象生动地凸显了汉初儒学的落寞命运。
其三,一家之言的启悟性。同样讲“国学概论”,每个名家取舍未必尽同,评骘也有出入。这册讲义也是流金师的一家言,其中不乏独到之见。例如,他评黄庭坚诗“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时,引杜甫“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作为对照,提出唐诗是音乐、宋诗是图画的审美观。再如,在论及私撰正史时,他直言道:“《新五代史》实为无价值的一种。从史料学言,是如此;从史学言,也是如此。”作为宋史专家,他当然明白欧阳修“义例史学”在宋学形成中的地位,但彼是思想史上的价值,此是史学史上的评判,两者不容混淆。对这些一家之言,读者尽可以赞同或商榷,论其初衷也旨在给人启发与令人思索。
三
作为学术文化概念的“国学”出现在清季民初,其大背景是西方列强以坚船利炮轰开中国大门之后,整个国家民族面临三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也挟西潮澎湃之势沛然而至。而“国学”的提出,毋宁说是学术界为固守中国本位文化,对西学刺戟的应激反应,毋庸讳言,其中也掺杂着民族主义的偏颇。“国学”概念从初提出到广为接受,尽管与当时中国政治现状息息相关,却是学界与学人自觉自发的学术行为,未见有国家权力刻意运作其间。自20世纪初叶“国学”一词流行以来,曾如有学者所说:什么是国学、国学是否妨碍中国“走向世界”以及国学(或其后来的变体“中国文化史”)自身怎样走向世界,都是当年学人与学术社会非常关注并一直在思考和争辩的大问题(参见罗志田《国家与学术:清季民初关于“国学”的思想论争·自序》)。实际上,从1919年到1949年间,学界与学人已大致认同将“国学”趋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章太炎、吕思勉与钱穆等大师那些以“国学”命名的名著都传达出这一旨趣。
但细加推究,各家指涉的范围却颇有异同。1922年,章太炎演讲《国学概论》(由曹聚仁记录),除概论与结论外,仅包括经学、哲学(也即子学)、文学三部分。1935年至1936年,他在章氏国学讲演会的《国学讲演录》新增了小学与史学,或应视为他对国学范畴的晚年定论。据此,章氏的国学内涵大体对应中国传统的四部之学,从现代学科分类来说,国学即指研究中国古代经学(包括小学,即语言文字学)、哲学、史学、文学的专门之学。1942年,吕思勉为高中生讲《国学概论》(有黄永年记录稿),内容仅限中国学术思想史;据黄永年说,其师当时为学生同时开设“中国文化史”,并不认同“国学”变体为“中国文化史”的取向,在吕思勉看来,“中国文化史”还包括社会等级、经济情况、生活习惯、政治制度,以至学术宗教等各个方面,应作综合的历史的讲述。1928年,钱穆完成其《国学概论》的全部讲稿,如其弁言所说,范围限于“二千年来本国学术思想界流转变迁之大势”,“时贤或主以经、史、子、集编论国学,如章氏《国学概论》讲演之例,亦难赅备,并与本书旨趣不合,窃所不取”,与章氏明确立异。约略言之,20世纪上半叶,在“什么是国学”上,大体就是章太炎式的四部之学、吕思勉—钱穆式的学术思想史、变体的中国文化史这三种路向。尽管取径各有异同,却都是在学术共同体内自然而然地形成的。
进入20世纪下半叶,中国人文传统出现了严重断裂,“国学”之说自然不可能出现。直到改革开放后,国人反思曾经的文化破坏与价值失范,这才认识到,蔑弃中华传统文化中那些精华的东西,是要遭报复的;深感有必要重拾那些曾被“革命”摧毁的东西,找回中国人之为中国人的价值支柱。于是,在上世纪末至新世纪初,出现了新一波“国学热”,大背景尽管仍与当时社会呼吸相关,却依然是学界与民间自发自觉的推动,但民族主义的偏见已颇有消退。不过,随着建制性的介入,这波“国学热”开始走音跑调,随之引发了诘疑、责难乃至抨击的声音,近年甚至有直斥国学为“国渣”者。这些现象的出现,剔除其中的情绪化因素,归根结蒂,还是在究诘20世纪上半叶就在思考与激辩的老问题:什么是国学?国学是否妨碍中国“走向世界”?这一困惑,应该说当下依然存在。实际上,只要有理性的思考,这一困惑是不难破解的。诚如1931年钱穆在《国学概论》弁言里指出:“学术本无国界。‘国学’一词,前既无承,将来亦恐不立。特为一时代的名词。”既然作为学术概念的“国学”,其成立、存在与延续,仅仅只是对西学东来的一种应激性反应,那么,当中国人对中国文化具有真正的自信,对外来优秀文化秉持真正的包容,这种应激性归于平复之时,“国学”作为一时代的名词也将自然而然地退出学术舞台。…………
书籍介绍
简明易懂的“国学概论”讲义,大师的国学课,传统文化的入门书
编辑推荐
初级入门的针对性;教学互动的现场感;一家之言的启悟性
内容简介
程应镠先生以古稀之年亲上讲台讲授“国学概论”基础课,这本《国学讲演录》便是当年他为本科生上课的讲义。讲义包括《经学举例》《史学通说》《诸子概论》《文学略说》四部分,“讲的都是国学中的精华”,既有初级入门的针对性,又有教学互动的现场感,成一家之言,是一本简明易懂的传统文化入门读物。本书还收录了程应镠先生所著《玄学略论》《玄学与诗》《中国文化三题》《历史的真实与通变》等主要历史著作和论文。书中各篇集中讨论了儒学传统、社会演变、家族形态等诸方面相结合,以个案为基础,深入地进行了探索。程先生前半生致力于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以陈寅恪为圭臬;后期转治宋史,蔚然一代大家。
网站评分
书籍多样性:6分
书籍信息完全性:7分
网站更新速度:5分
使用便利性:4分
书籍清晰度:7分
书籍格式兼容性:5分
是否包含广告:5分
加载速度:8分
安全性:8分
稳定性:8分
搜索功能:3分
下载便捷性:9分
下载点评
- 下载速度快(252+)
- 下载快(68+)
- 超值(248+)
- 值得下载(107+)
- 在线转格式(567+)
- mobi(602+)
- 种类多(575+)
- txt(278+)
- 推荐购买(475+)
- 三星好评(73+)
下载评价
- 网友 习***蓉:
品相完美
- 网友 孙***夏:
中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网友 曹***雯:
为什么许多书都找不到?
- 网友 常***翠:
哈哈哈哈哈哈
- 网友 宓***莉:
不仅速度快,而且内容无盗版痕迹。
- 网友 汪***豪:
太棒了,我想要azw3的都有呀!!!
- 网友 田***珊:
可以就是有些书搜不到
- 网友 曾***玉:
直接选择epub/azw3/mobi就可以了,然后导入微信读书,体验百分百!!!
- 网友 益***琴:
好书都要花钱,如果要学习,建议买实体书;如果只是娱乐,看看这个网站,对你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 网友 冉***兮:
如果满分一百分,我愿意给你99分,剩下一分怕你骄傲
- 网友 索***宸:
书的质量很好。资源多
- 网友 冯***丽:
卡的不行啊
- 网友 权***波:
收费就是好,还可以多种搜索,实在不行直接留言,24小时没发到你邮箱自动退款的!
- 网友 师***怡:
说的好不如用的好,真心很好。越来越完美
- 网友 芮***枫:
有点意思的网站,赞一个真心好好好 哈哈
喜欢"大家小书 国学讲演录(精)"的人也看了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经典山西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全球视野下的犯罪学原理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嵌入式系统设计师考前冲刺100题(软考冲刺100题)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我不是完美小孩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二三毛——三毛传记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女人不懂理财,注定辛苦一辈子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名人书信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考场突击——应试考生口(色彩、速写、素描总突击)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药理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市政工程识图与制图 于景洋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新华书店正版图书书籍】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计算机系统结构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极简慢享西餐:意大利面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中公2024广东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业教材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历年真题精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历年真题精解申论(套装4本)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李世民的奋斗·中册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Absolutely Fabulous!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御窑千年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大学排名与高考志愿指南(2018-2019)/评价科学研究与应用丛书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第一作业七年级下 部编版语文+数学+英语N版 7年级下/册第二学期 上海初中课后作业期中期末练习测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 物理竞赛教程—初中第一分册(第六版) 下载 pdf 百度网盘 epub 免费 2025 电子版 mobi 在线
书籍真实打分
故事情节:8分
人物塑造:3分
主题深度:9分
文字风格:8分
语言运用:6分
文笔流畅:6分
思想传递:4分
知识深度:4分
知识广度:3分
实用性:5分
章节划分:7分
结构布局:8分
新颖与独特:6分
情感共鸣:5分
引人入胜:8分
现实相关:3分
沉浸感:7分
事实准确性:3分
文化贡献:7分